当前位置:首页 > 车主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07 16:54:3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名作之一。 她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风格有很大变化。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这首《如梦令》是早期的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感慨春天将逝,夏天将至

整一首词明白如话,通俗流畅。主要是刻画了风雨过后,词人和自己的丫鬟关于海棠花是否一如往日的讨论。

当中的“应是绿肥红瘦”是千古名句,在当时就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赞扬。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用了借代的手法。

“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2)

2自然的春天也是生命的春天

但在这首词的阅读中,仅仅理解到自然界的春天即将逝去,夏天即将到来是不够的。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来说,诗词当中表达的惜花之情,是表达对生命里春天消逝的悲哀。

正如我们常说的伤春悲秋,伤春悲秋实际上是对人生命里美好时光消逝的哀怜和追思。

如孟浩然的名作《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都是通过对落花的怜惜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又比如李煜的《相见欢》: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再到红楼梦里的《葬花词》等等,都是借助落花来表达对生命消逝的深沉感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3)

3 李清照的无理取闹背后的一往情深

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会有一个疑问,就是李清照的这首词,她表达的感悟和以上的那些诗人是一致的,那千百年来,伤春悲秋的作品那么多,这首词又是凭借什么过人之处占有一席之地呢?

在文学评论上来说,有一种妙,叫做“无理之妙”,顾名思义,就是不符合常理,但是写得很妙。

无理而妙,即表面说出来的是反话、错话,实际表达的却是深层意义的正话、对话,从而在说的方式与说的意义两者之间构成了让读者回味不尽的奥妙,是一种艺术辩证法在诗歌手法上的具体表现。

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苏轼就曾说“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里苏轼埋怨月亮说,我和你无仇无怨,你为什么要偏在我和弟弟离别的时候来刺激我呢?

那我们都知道,月亮的阴晴圆缺是客观规律,苏轼的埋怨就是一种无理取闹。但是苏轼的无理取闹妙在哪里呢?妙就妙在一种情感,就是这种对弟弟的深情使这种无理的埋怨看起来别样的深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4)

同样的,在这首词当中,它的妙处也在李清照的无理取闹。正如孙绍振老先生所说的就是猜的不如看的。

何以见得呢?你看卷帘人也是丫鬟,她是亲自去看的,我们说眼见为实,也就是现实中海棠花是依旧如往昔的。

但是李清照却否定了对方的观点。而且是非常强烈地否定,因为她用了两个否定,“知否知否”。而且我们知道,李清照对海棠花的观察实际是猜测的,她并没有亲眼目睹。

这强烈的否定不仅没引起读者的疑惑,却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那么这里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5)

为什么呢?如果看到这个层次,我们应该会明白,李清照说的并不是现实中的海棠花,而是精神世界里的海棠花。

也就是说,这里要表达的是经过一番风雨,海棠花的春天还剩多少呢?

你们只看表面的繁华,怎么看到花心里的寂寞呢?这时,我们就会知道,其实世人是不会看到海棠花的寂寞的。

但是敏感的诗人才是花的知音,她看到了生命的消逝,即使这种消逝别人看不出来。这一点是诗中非常动人的表达。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表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节奏划分(6)

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里生命春天的流逝,不仅是花的,还是诗人的。

诗人之所以用强烈的“知否知否”来表达,想抒发的是一种对春天消逝的焦虑。

诗人还没醒,就朦朦胧胧中想起了自己的海棠花,可见诗人内心对花的一种关爱。当丫鬟宽慰自己说海棠依旧的时候,诗人却说“绿肥红瘦”。

诗人对青春消逝有着深情地哀悼,也是在提醒我们去珍惜春光,去珍惜生命里最美好的年华。


星之心,读诗词,赏诗词,爱诗词。愿携手同游。

栏目热文

如梦令借代的修辞手法(如梦令的表现手法)

如梦令借代的修辞手法(如梦令的表现手法)

借代是中考要考的九种修辞手法之一,许多考生对借代并不了了解。今天,咱们来彻底地了解它。一、借代的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

2023-12-07 17:20:09查看全文 >>

如梦令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梦令描写了怎样的气氛)

如梦令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梦令描写了怎样的气氛)

李清照留下的词不多,总共都不到一百首,但是,数量少却精品多,是以能成一代大家。李清照的名篇中,人们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

2023-12-07 17:14:03查看全文 >>

如梦令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梦令手法赏析)

如梦令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梦令手法赏析)

活动一 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

2023-12-07 17:20:09查看全文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表达效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抒发什么情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表达效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抒发什么情感)

前言我在问答里遇到了这个有意思的问题: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为什么不是“风疏雨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2023-12-07 16:35:58查看全文 >>

投资公寓的缺点(公寓值得投资吗优缺点)

投资公寓的缺点(公寓值得投资吗优缺点)

如今的房产市场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建筑类型,开发商在建设房屋的时候也是掏空心思来迎合购房者的需求,公寓房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

2023-12-07 17:03:46查看全文 >>

绝句杨柳风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杨柳风指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绝句杨柳风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杨柳风指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按语:本文是旅澳著名诗人程立达先生4月16日在悉尼诗词协会的讲课稿,这里受作者委托,全文发布。以下是原文:民间盛传一首题...

2023-12-07 17:04:59查看全文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叙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描绘的景象)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叙述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描绘的景象)

如 梦 令宋 · 李清照昨夜雨疏注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译文昨夜雨...

2023-12-07 17:17:42查看全文 >>

如梦令争渡用了什么修辞(如梦令用了什么叙事手法)

如梦令争渡用了什么修辞(如梦令用了什么叙事手法)

一、定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二、种类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

2023-12-07 17:07:48查看全文 >>

夜阑卧听风吹雨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夜书所见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夜阑卧听风吹雨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夜书所见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在诗词鉴赏过程中,写作手法的考查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首先你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而后还要掌握不同手法在诗词表达中的作...

2023-12-07 17:06:15查看全文 >>

明月别枝惊鹊用了哪样的修辞手法(明月别枝惊鹊描写啥之情)

明月别枝惊鹊用了哪样的修辞手法(明月别枝惊鹊描写啥之情)

六年级古诗理解性默写1.孟浩然《宿建德江》用对偶写景,寓情于景,烘托诗人孤寂情怀(把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的两句...

2023-12-07 16:58:3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