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 >

立冬里面打雷好还是不好(过了立冬打雷会怎么样)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2-07 20:37:3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11月7日,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之后,繁华落尽,天地清冷凄美,无不给人一种寒意。然而立冬也是古代社会的“四时八节”之一,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

进入立冬节气,南北气候有什么不同?“立冬打雷要反春”等农谚背后,是表达古人预测天气的愿望,还是蕴含了一定的道理?来听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为您解读。

立冬至小雪期间

南方地区还是会常出现“小阳春”天气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开始。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万物进入休养状态。立冬时节,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能剩余一些,也就是地表尚有余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还要等到冬至之后。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解读到,立冬后,气候基本上开始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不过在南方地区还是没那么冷,也感受不出来冬天的气息,从立冬至小雪期间,还是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得等到冬至前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才会明显下降。

而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就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了。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非常寒冷,下雪也是时有发生了,这里的冬天早已来到大家的身边,虽然外面真是冷,但供暖季也随之陆续到来啦,屋里面还是很暖和的。

立冬三候: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三候如何理解?王立为解读称,立冬一候,气温已下降到水面开始结冰的程度。当然,那些较大河流中流动的水这时候是不会结冰的,而那些浅塘和静止的水恐怕就会形成薄薄的冰层了。到立冬第二候的时候,气温进一步下降,大地也开始封冻,地表会形成一层硬硬的薄薄的冻土层。

等到了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是指野鸡之类的大鸟,“蜃”,指大蛤蜊。也就是说立冬十天后,野鸡类大鸟便很少出现了,而在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线条及颜色与野鸡相似的大蛤。古人于是认为,立冬后禽鸟们会变成贝类入水避寒。表明天气已经特别冷了。其实,不见了踪影的大鸟躲藏到水里是不太可能,而躲到山林间的鸟巢里越冬还是很有可能的。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关于立冬,流传下许多谚语,在王立为看来,其中一些反映了古人想预测天气的愿望。“比如谚语‘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意思就是说,如果立冬交节的那一天天气给人的感觉是相比于常年‘冷’一些的话,也就预示着接下来的长时间里气温都会比常年有所偏低。”不过,俗语、农谚都有很强的地域性。王立为接着说,“这句俗语,相对来说,可能更适用于北方。因为还在立冬前,北方的天气就已经很冷了,立冬后,天气更是冷得快,所以如果立冬连着后面的几天都冷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冬天来得很快,也很冷,但从气象学上来讲,一天的天气冷暖是不能用来预测未来很长时间天气的。”

至于“立冬打雷要反春”这句谚语,古人认为冬天打雷不好,是不祥之兆。在王立为看来,“其实冬天打雷也很正常,我们知道,冬季气候是比较干燥的。尤其北方的冬季,寒冷而干燥,打雷现象几乎不会出现。但是,南方地区就不同了,南方冬季气候是相对温暖和潮湿的。当冷空气南下的时候,地面温度比较高,气流抬升,冷空气下沉,便形成了对流,才会有雷。”

所以,南方地区冬季出现打雷是正常的,它也不意味着后面的冬天会更寒冷,只能证明这会儿有对流运动,下点雨或者下点雪,短时间可能会冷一些。但后面到底是冷冬还是要变成春天那么暖和,主要还是看有没有冷暖空气过来,和雷并没有什么关系。

而像“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这类形容天气实况的谚语,就很符合气象学的原理。他说,“因为北风由寒冷北方吹来,属于冷风。南风由温暖的南方吹来,属于暖风。立冬有北风吹过,也就是冷锋过境,未来不但多冰多雪,天气也会很冷。而立冬南风吹,带来的是南方的温暖空气,气温就会相对较高,也不容易有雨雪。”

立冬节气农事忙

四川地区要抓紧采收红薯、大豆等作物

立冬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事同春、夏、秋三季相比,似乎显得不那么繁忙了,但农人们也不闲着。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华北及黄淮地区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江南地区这时候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搞好清沟排水,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是当前的重点。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要十分重视。

王立为说,四川地区到时候要抓紧采收红薯、大豆等作物,而且立冬后也是冬季油料作物油菜的最佳播种时期,适时播栽和田间管理都要跟得上。

立冬里面打雷好还是不好,过了立冬打雷会怎么样(1)

制图:刘雨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栏目热文

立冬下雪打雷有何征兆(立冬打雷是什么征兆)

立冬下雪打雷有何征兆(立冬打雷是什么征兆)

时间过得好快 ,今天就是立冬了 。立冬,是一个节气名词 ,表示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冬季 ,冬天有三个月 ,从农历十月份开...

2022-12-07 20:47:58查看全文 >>

立秋后打雷有什么说法(立冬后打雷有啥说法)

立秋后打雷有什么说法(立冬后打雷有啥说法)

【导语】天气预报:立秋这天出现打雷,有什么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老话说得好!说:“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也就是...

2022-12-07 20:51:35查看全文 >>

立冬打雷好不好(立冬过后打雷正常吗)

立冬打雷好不好(立冬过后打雷正常吗)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11月7日,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之后,繁华落尽,天地清冷...

2022-12-07 20:28:10查看全文 >>

冬雷是什么兆头(今年冬天响雷预兆是什么)

冬雷是什么兆头(今年冬天响雷预兆是什么)

从今天开始,我国将迎来大范围的降温寒潮天气,多地暴雪暴雨、大风沙尘,这让不少人无法适应,毕竟前几天气温一直偏高,只一夜之...

2022-12-07 20:29:07查看全文 >>

立冬打雷的征兆(刚立冬打雷是什么征兆)

立冬打雷的征兆(刚立冬打雷是什么征兆)

#导读:昨日立冬,立冬后打雷有啥说法?老祖宗的农谚是这么说的。昨天是2021年的立冬节气,立冬一过,气温就直线下降,我们...

2022-12-07 21:03:01查看全文 >>

打雷打到家是什么征兆(打雷的时候有哪些征兆)

打雷打到家是什么征兆(打雷的时候有哪些征兆)

在人们看来夏天打雷是比较正常的一个现象,但冬天打雷却似乎比较少见。今日清晨,湖南、浙江等地出现打冬雷现象,那冬天(十一月...

2022-12-07 20:58:18查看全文 >>

下雪天打雷是什么征兆(下雪时打雷有什么预兆)

下雪天打雷是什么征兆(下雪时打雷有什么预兆)

我们古代人类为何会害怕“雷打冬”? 古语有言“冬季打雷,黄土堆”,“天冬雷,地必震”以及“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人...

2022-12-07 21:02:03查看全文 >>

下雪打雷民间说法(冬天下雪打雷有什么说法)

下雪打雷民间说法(冬天下雪打雷有什么说法)

导读:多地出现“雷打冬”,冬天打雷有什么说法?看看农村老谚语咋说的受到今年最强寒潮的影响,新一轮的降温降雨天气也来了。在...

2022-12-07 20:25:37查看全文 >>

秋冬打雷有什么说法(十月打雷民间说法)

秋冬打雷有什么说法(十月打雷民间说法)

导读:多地出现“雷打冬”,冬天打雷有什么说法?看看农村老谚语咋说的受到今年最强寒潮的影响,新一轮的降温降雨天气也来了。在...

2022-12-07 20:41:41查看全文 >>

打雷迷信说法(易经说立冬打雷的预兆)

打雷迷信说法(易经说立冬打雷的预兆)

今天公历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六。依据古人冬季“寒冬腊月”的划分,农历十月孟冬为寒月,农历十一月仲冬为冬月,农历十二...

2022-12-07 21:10:0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