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布哈拉街头下棋的老人家提到,完全看不懂孙子的信在写什么。
哈萨克斯坦许多邻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立马不用西里尔字母了,阿塞拜疆1992年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的教科书,土库曼斯坦是1993年。哈萨克斯坦的改变晚了近30年,环境变了,成本难以估算。
中亚各民族,彼此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已经有长久的历史,累积下许多彼此都理解和使用的俗语或是俚语。例如,“笨蛋学习自己的错误,聪明人学习其他人的错误”,或是“同一个耙子踩到两次”。可以通过乌兹别克的经验来观察。

改用拉丁字最终也没有确实的增进土耳其与乌兹别克之间的实质关系
1993年,乌兹别克决定在小学以拉丁字母教授乌兹别克语,1997年则是在一般学校的9年级及三年制的中等技术专门学校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教学。于此同时,乌兹别克同步缩减在学校中俄语授课时数。

俄罗斯邻国
乌兹别克在没有充分准备情形下就推进拉丁字母化,导致当时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教科书仍有部分是使用西里尔字母,因为教材不足,部分课本甚至必须以苏联时代版本充数。乌兹别克长久以来所接受的是一个俄文系统,所以这不只是教育层面教科书转换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巨大工程。

匈人自一世纪起逐步自中亚地区西迁进入欧洲,在公元375年起开始与日耳曼等民族开始冲突
此外,一般最常提及的是世代隔阂问题。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一辈是是学习西里尔字。而孙子、孙女一辈则是拉丁字母,这种问题不只是语言使用的问题,还牵涉到文化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