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编缀铁甲的甲片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大型长条形甲片,又称为甲札;2.中型圆角长方形甲片;3.小型甲片。而在特殊部位(如颈部、关节处)所用甲片还有其他形制,但面积一般较小。而用以编缀甲片的通常是麻绳与皮绦,编缀的方法并不复杂易于战损时的修复。而此时的皮甲虽然尚在服役,但已开始效仿铁铠的形制及编缀方式。
二. 三国筩袖铠
筩袖铠是一种钢铠,最早出现于东汉,后为诸葛亮改进,因此筩袖铠又被称为“诸葛亮筩袖铠”,听起来非常山寨。到两晋时期,筩袖铠已经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筩袖铠的胸、背部甲片联缀在一起,在肩部留有筩袖,甲上刻画出鱼鳞纹或龟甲纹,材质主要为“百炼钢”。
筩袖铠的形态与现代的短袖套衫相似。比较汉代的札甲,筩袖铠有两个不同。一个是筩袖的出现,其长度在全臂铠与无臂铠之间,在保证了灵活性与防护力的同时减少了耗材。第二个是汉代的铠甲胸前开襟,而筩袖铠胸前不开襟,这同样也增强了铠甲防护力。
三.南北朝两当铠
“两当”,又作“裲裆”或“两裆”,其形制与两当衫类似,“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两当铠出现于三国时期,经过不断改进后于南北朝取代筩袖铠成为军队的制式防具,并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