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译文(望天门山古诗注释及译文)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19 16:35:2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唐代)李白诗《望天门山》欣赏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书写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译文,望天门山古诗注释及译文(1)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译文,望天门山古诗注释及译文(2)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译文,望天门山古诗注释及译文(3)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

栏目热文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三年级语文古诗望天门山内容)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三年级语文古诗望天门山内容)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是中小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之一。随着教育改革对古典文学的重视,古诗词的考查力度逐年递增,因此提...

2023-04-19 16:38:50查看全文 >>

望天门山古诗翻译全文(望天门山古诗全文及解释)

望天门山古诗翻译全文(望天门山古诗全文及解释)

译 典2020.4.14 第143期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23-04-19 16:14:32查看全文 >>

二胡左手指按弦的正确方法(二胡左手手指按弦的正确指距)

二胡左手指按弦的正确方法(二胡左手手指按弦的正确指距)

学习二胡重要的就是基本功,在这强调一下二胡指法的练习。指法是指二胡演奏手指排列顺序,和手指交替顺序在乐谱上的标注,是极为...

2023-04-19 16:35:57查看全文 >>

二胡怎样看谱(学二胡必背口诀简谱)

二胡怎样看谱(学二胡必背口诀简谱)

1、视觉背谱法这种背谱的方法是用视觉来阅读减字谱,以减字谱为基础,需要记忆者对减字谱具有熟练的运用能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

2023-04-19 16:33:27查看全文 >>

二胡入门指法图解(二胡常用的调是哪个)

二胡入门指法图解(二胡常用的调是哪个)

今天我们归纳一下二胡的指法技术。1.二胡的按弦按弦时手型应是半握拳放松状态,拇指放松自然伸展,其余四指适当弯曲。当一个手...

2023-04-19 16:30:24查看全文 >>

望天门山古诗全文解释(夜书所见望天门山古诗全文及解释)

望天门山古诗全文解释(夜书所见望天门山古诗全文及解释)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96首古诗词《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2023-04-19 16:19:00查看全文 >>

望天门山古诗赏析(望天门山古诗注释及情感)

望天门山古诗赏析(望天门山古诗注释及情感)

《全唐诗》、“部编版三年级(上)”均有收录。【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

2023-04-19 15:53:07查看全文 >>

过芜湖望天门山古诗翻译(古诗望天门山诗意和译文)

过芜湖望天门山古诗翻译(古诗望天门山诗意和译文)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如何记...

2023-04-19 16:28:45查看全文 >>

孕妇梦到生了女孩准吗(孕妇梦到生儿子准吗)

孕妇梦到生了女孩准吗(孕妇梦到生儿子准吗)

本周姐妹茶话会话题是:来聊聊不同的生产方式吧生孩子,是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可能是每个准妈妈都会纠结的问题。那么这期的茶话...

2023-04-19 16:31:53查看全文 >>

孕妇梦到自己生了女孩(孕妇自己梦到自己生女孩)

孕妇梦到自己生了女孩(孕妇自己梦到自己生女孩)

中国网12月13日讯(记者 张艳玲)孕产妇“阳”了,什么情况下需要来医院?如果发烧,烧到多少度要就医?到医院需要注意哪些...

2023-04-19 16:02:4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