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芙蓉楼送辛渐诗体裁(芙蓉楼送辛渐简短大意)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7 22:39:2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2019-10-09来源:中国旅游报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诗体裁,芙蓉楼送辛渐简短大意(1)

芙蓉楼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金山风景区内。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金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是以"京口三山"之首,正位于镇江西北部,海拔约44米,占地面积40余公顷,金山寺始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俯瞰长江的绝佳地。

芙蓉楼送辛渐诗体裁,芙蓉楼送辛渐简短大意(2)

金山景区供图

金山是一座江南名山,金山佛寺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造,殿宇厅堂,亭台楼阁,椽木栋接,栉比相衔,丹碧辉映,加之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使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貌,由此金山佛寺成为我国四大名寺之一,故自古以来人们称之为“绝胜的金山”。

芙蓉楼送辛渐诗体裁,芙蓉楼送辛渐简短大意(3)

雪中金山 吴国杰摄

目前,金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要由江天禅寺、金山景区、百花洲景区、镜天园、一泉景区五部分。作为镇江经典文化品鉴游的一部分,游客可在金山风景区感受中国佛教文化,游览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处妙高台、抗金名将岳飞详梦地七峰亭,可漫步于塔影湖畔,欣赏山水交融的独特美景,领略唐代茶圣陆羽评定的“天下第一泉”,还可搭乘金山湖水上旅游专线感受诗意镇江、水韵镇江,再到西津渡古街品尝镇江特色淮扬风味菜或镇江特色锅盖面,走进镇江博物馆等体验千年江南第一渡的独特魅力。

,

栏目热文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简短(芙蓉楼送辛渐其二原文及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简短(芙蓉楼送辛渐其二原文及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简单译文:寒风伴随着冰雨...

2024-04-07 22:43:49查看全文 >>

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简介(芙蓉楼送辛渐作者及写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简介(芙蓉楼送辛渐作者及写作背景)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单俊风(知名书法家) 138x69cm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24-04-07 22:24:16查看全文 >>

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动画)

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动画)

本文乃“国天韵手绘教程视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2024-04-07 22:38:47查看全文 >>

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富含哲理名言名句)

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富含哲理名言名句)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原句: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

2024-04-07 22:31:44查看全文 >>

芙蓉楼送辛渐翻译简短(送芙蓉楼辛渐古诗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翻译简短(送芙蓉楼辛渐古诗翻译)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译文:在这寒冷的雨水洒落江南的夜晚,我来到了江南原文:平明送客楚山孤译文:清晨,我送好朋友离开...

2024-04-07 23:05:36查看全文 >>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作品(芙蓉楼送辛渐写作经历)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作品(芙蓉楼送辛渐写作经历)

「1」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

2024-04-07 23:00:17查看全文 >>

登鹳雀楼诗意注解简单易懂(登鹳雀楼古诗意思讲解简短版)

登鹳雀楼诗意注解简单易懂(登鹳雀楼古诗意思讲解简短版)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

2024-04-07 22:24:08查看全文 >>

登鹳雀楼古诗的诗意(登鹳雀楼诗意注解简单易懂)

登鹳雀楼古诗的诗意(登鹳雀楼诗意注解简单易懂)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淩,晋阳(今...

2024-04-07 22:39:56查看全文 >>

登鹳雀楼的诗意怎么写(二年级登鹳雀楼古诗的诗意)

登鹳雀楼的诗意怎么写(二年级登鹳雀楼古诗的诗意)

简析: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以描写边塞风光而著称。《登鹳雀楼》堪称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诗而名垂千...

2024-04-07 22:29:1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