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烽火连三月家书完整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照片模板)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24 12:45:5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古词: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一生处在唐朝游胜转衰的时期,也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成了他一生的苦难。从郁郁不得知道颠沛流离,一生中他经历了也看到了太多的苦难。

公元756年的春天,安史之乱第二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那颗炽热的心似乎又燃起了希望,他想要去投奔唐肃宗,但看着妻儿逐渐消瘦的身影,他又十分担忧,不忍他们再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便将妻儿托付给好友照顾,随后便孤身一人踏上追梦的道路。

烽火连三月家书完整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照片模板(1)

在路上他被叛军抓捕送往长安,因为官职卑微,杜甫最终没有被囚禁,不过看起来他也离不开长安城了。杜甫怎么也没有想到离开了生活十年之久的长安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回去。看着这座昔日热闹繁华的长安城,现今只剩下叛军的烧*劫掠,他不禁悲从心来。

战火还没有结束,硝烟仍旧弥漫在大唐的上空,熊熊战火烧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万物生长,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时令的更替。看着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杜甫迷茫了,大唐的未来到底在哪里?被抓至今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远在福州的妻儿怎么样。

烽火连三月家书完整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照片模板(2)

在这个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五言律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栏目热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借代手法(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形式内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借代手法(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形式内容)

一、借喻: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说话。由于借喻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

2024-04-24 12:10:41查看全文 >>

祖国在我心里征文(祖国在我心中征文800字2022)

祖国在我心里征文(祖国在我心中征文800字2022)

七十年的故事文/白艳平接亲(一)日子不再兵荒马乱风过云朵轻陈旧朴实通往村庄的窄路没有汽车驴背上的新娘羞涩了满树枝桠把一坡...

2024-04-24 12:14:34查看全文 >>

祖国在我心中评语(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评语)

祖国在我心中评语(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评语)

(辽宁学习平台)来钰淏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我,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民...

2024-04-24 12:28:34查看全文 >>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提纲(祖国在我心中的作文范例)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提纲(祖国在我心中的作文范例)

(转自太子头上博客)原创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孙)材料...

2024-04-24 12:13:01查看全文 >>

祖国在我心中活动总结200字(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从我做起200字)

祖国在我心中活动总结200字(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从我做起200字)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以“祖国在我心中”为题开展演讲比赛。2.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

2024-04-24 12:16:52查看全文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修辞分析(修辞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修辞分析(修辞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信息传递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现代有手机、电话,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关于书信的描写,因为通信...

2024-04-24 12:34:59查看全文 >>

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其军初中生在阅读时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容易混淆,现总结下便于同学区分学习一、相关知识积累(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24-04-24 12:41:40查看全文 >>

烽火连三月的意思是什么(江城烽火连三月古诗的意思)

烽火连三月的意思是什么(江城烽火连三月古诗的意思)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唐...

2024-04-24 12:10:02查看全文 >>

烽火连三月打一数字(烽火连三月搞笑回复)

烽火连三月打一数字(烽火连三月搞笑回复)

您好!在您深入这篇佳作之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这不仅能让您更自由地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您的见解,还能让您享受到前所...

2024-04-24 12:10:39查看全文 >>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修辞手法(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比喻的修辞吗)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修辞手法(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比喻的修辞吗)

杨树达(1885—1956年),字遇夫,湖南长沙人,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等方面都有...

2024-04-24 12:24:1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