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赋得啼猿送客原文(送高别驾归汴州原文)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5-01 10:34:4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赋得啼猿送客原文,送高别驾归汴州原文(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赋得啼猿送客原文,送高别驾归汴州原文(2)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15)

唐·徐凝诗《观钓台画图》

观钓台画图

[唐]徐凝

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

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

网友雁南飞问:请教先生,这首诗后二句如何理解?

钟振振答:(上两期回放)先就诗里的几个关键词语作一番考量。

(一)“画人”。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画家。2,动宾结构,画人物。3,画出来的人物。

(二)“心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心碎。极言伤心。2,费尽心思。

(三)“啼猿”“三声”。这是个语典。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引(晋·袁崧)《宜都山川记》:行者歌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作“猿啼三声泪沾衣”。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个语典,在南北朝及隋时诗文已被引用,到唐代更成为诗中常用的“熟典”。

(本期续说)

唐·杜甫《秋兴》诗八首其二曰:“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戴叔伦《次下牢韵》诗曰:“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前程千万里,一夕宿巴东。”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诗曰:“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征继作》诗曰:“远持清琐照巫峡,一戛惊断三声猿。”

孟郊《巫山曲》诗曰:“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又《巫山高》诗曰:“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

元稹《哭女樊》诗曰:“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应是一声肠断去,不容啼到第三声。”

李德裕《重忆山居》诗六首其三《巫山石》曰:“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

李洞《病猿》诗曰:“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寒想蜀门清露滴,暖怀湘岸白云流……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

吴商浩《巫峡听猿》诗曰:“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皎然《赋得啼猿送客》诗曰:“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贯休《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诗曰:“得罪唯惊恩未酬,夷陵山水称闲游。人如八凯须当国,猿到三声不用愁。”

皆是其例,均可参看,

说到这里,细心的诗友或许会问:此诗题目中的“钓台”,在三峡吗?

答曰:不在。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二《徐凝》曰:“凝,睦州人。”睦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县级市一带。又,唐·李吉甫等《元和郡县志》卷二六《江南道·睦州·桐庐县》曰:“严子陵钓台,在县西三十里。”睦州桐庐县,今亦属杭州市。严子陵,即东汉高士严光。中国古代,“钓台”所在多有,但最著名的还属桐庐严子陵钓台。此台又在徐凝的家乡,故其诗题中的“钓台”,大概率是指此台。

细心的诗友或许又会追问:浙江桐庐的严子陵钓台,与重庆至湖北的长江三峡相距甚远,徐凝观桐庐严子陵钓台画图,怎么会用三峡啼猿的典故呢?

答曰:“猿”在中国分布很广,凡有森林的地方,都适合猿的生存繁衍,不仅仅是三峡。唐诗中,与三峡无关而亦用此典故的作品,比比皆是,例如:

皇甫冉《赋得郢路悲猿》诗曰:“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

戴叔伦《和崔法曹建溪闻猿》诗曰:“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李端《送刘侍郎》诗曰:“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元稹《送王十一南行》诗曰:“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

又《哭子》诗十首其九曰:“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

白居易《舟夜赠内》诗曰:“三声猿后垂乡泪,一叶舟中载病身。”

又《送客之湖南》诗曰:“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雍裕之《江上闻猿》诗曰:“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熊孺登《与左兴宗湓城别》诗曰:“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李绅《闻猿》诗曰:“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杜牧《猿》诗曰:“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许浑《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诗曰:“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杜荀鹤《秋夜闻砧》诗曰:“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韦庄《黄藤山下闻猿》诗曰:“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易思《郡城放猿献卫使君》诗曰:“临岐莫似三声日,避射须依绕树年。”

既然如此,徐凝诗咏桐庐严子陵钓台画图而用及三峡啼猿的典故,又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

栏目热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全诗(浔阳江头夜送客 送的谁)

浔阳江头夜送客全诗(浔阳江头夜送客 送的谁)

过九江,小雨霏霏。遥想公元816年的秋天,白乐天浔阳江头送客远行,夜闻琵琶,感慨万千,叹息不已。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时无声...

2024-05-01 11:12:54查看全文 >>

浔阳江头夜送客朗诵(送客还幽州朗诵)

浔阳江头夜送客朗诵(送客还幽州朗诵)

【美·听】唐诗《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朗诵:夏青 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

2024-05-01 10:53:01查看全文 >>

送客归江州全文(送客归京白居易翻译)

送客归江州全文(送客归京白居易翻译)

品读唐诗《送客归江州》韩翃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2024-05-01 10:41:40查看全文 >>

英语课开场问候语(英语课堂开场问候句子)

英语课开场问候语(英语课堂开场问候句子)

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视频剪辑 邹浩通讯员 幸莉莉 张富军 每节课前的起立问候,除了常规的“起立”“老师好”“同学们...

2024-05-01 10:54:19查看全文 >>

英语入门课活跃气氛开场白(英语公开课简短开场白对话)

英语入门课活跃气氛开场白(英语公开课简短开场白对话)

大家在看小说的时候,如果翻开书本看到一个很妙的开头,下一秒就会继续读下去。看看下面那些世界级经典小说的绝妙开头,哪一个让...

2024-05-01 10:30:55查看全文 >>

江头夜送客出处(夜送客诗句)

江头夜送客出处(夜送客诗句)

在今天,白居易的《琵琶行》早就已经被谱上了曲子,在大江南北传承。这首古诗很长,所描绘的内容集中的那两句著名的“同是天涯...

2024-05-01 10:39:31查看全文 >>

浔阳江头夜送客是什么诗(浔阳江头夜送客是送谁)

浔阳江头夜送客是什么诗(浔阳江头夜送客是送谁)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2024-05-01 11:12:40查看全文 >>

乞巧第一句诗的诗意(乞巧古诗后两句的诗意)

乞巧第一句诗的诗意(乞巧古诗后两句的诗意)

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感受这份浓浓的浪漫与诗意。唐代的七夕节被称为"乞巧",相传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这对神...

2024-05-01 10:30:57查看全文 >>

乞巧古诗最后两句的诗意(乞巧古诗诗意解释)

乞巧古诗最后两句的诗意(乞巧古诗诗意解释)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

2024-05-01 10:44:09查看全文 >>

乞巧诗这首诗的诗意(乞巧这首诗的诗意)

乞巧诗这首诗的诗意(乞巧这首诗的诗意)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

2024-05-01 10:53:5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