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如月,照亮生活。
文/空青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唐代〕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这首诗最绝的地方在哪里?他不直接去描写女主人公的容貌,只用“新妆宜面”几个字轻轻带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结句里,再用一个很奇妙的转折,院中的蜻蜓受到吸引,停留在女主人公的玉搔头上面。蜻蜓的加入,使得女子与整个院子、或者说整个院子的春光愁绪融合在了一起。如此,则女子本人的如花似玉,自然也隐在诗中;而女子深锁闺中的万般愁绪,也随着花儿自然绽放出来。

生查子
晏几道 〔宋代〕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美人的画眉如同远山一般绵邈无尽;
美人的腰肢如同细柳一般袅娜多姿;
妆容收拾停当,站立东风之中,随意举动,便是万般芳华。轻柔一笑,令人觉千金都难买她笑靥。
后来,我看遍了颍川盛开的花儿,没有一朵,没有一人,比得上那天立在春风中的你。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黄庭坚 〔宋代〕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这是一首写水仙花的诗,不过起笔两句实在美到了极致。
第一句写水仙花的特性,借水开花,不沾俗土;第二句顺着延展,水儿沉下去为水仙花之骨,她的肌理更是如同美玉一般细腻无瑕。暗香流露,艳压群芳;略逊寒梅,也只是因为枝条柔软,无法刻画文人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