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说一个人佛性什么意思(说自己佛性的人是真佛性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6-07 06:06:1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本文节选自专栏《Get高端思考》

说一个人佛性什么意思,说自己佛性的人是真佛性吗(1)

一、佛学中对“真正的我”的定义:

说一个人佛性什么意思,说自己佛性的人是真佛性吗(2)

《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从“认知”的角度,对“真正的我”的认知能力的定义。

那么,“真正的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这在佛教中,也有两种概念进行了很精确的定义:“法身”“佛性”

“法身”与“佛性”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从“”、“”两个方向,对“真正的我”进行了定义。

“法身”是从“外”的角度对“真正的我”的定义。

“法身”是说,“真正的我”并不是一种虚无的、精神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种“实在”的身体,只是“这种身体的物理属性”与“肉体色身的物理属性”完全不同。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物理学的概念来理解,“法身”是在“四维空间”中的身体,而“色身”是在“三维空间”中的身体,这两个身体都是“实在”的身体,但是,物理属性完全不同。

“佛性”是从“内”的角度对“真正的我”的定义。

释迦摩尼佛说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的“性”不是“性质”的“性”,而是与《心经》的“心”是同一个含义,都是指“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

佛性”的意思就是:“众生的‘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与“承载在释迦摩尼中的‘如来佛’的生命特质”是完全一样的。

看了这句话,也许有的网友会产生误解:既然,“众生的‘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与“承载在释迦摩尼中的‘如来佛’的生命特质”是完全一样的,那众生岂不是已经都成佛了?

二、众生的“真正的我”与“如来佛”的区别

众生的“真正的我”与“如来佛”,在生命特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生存环境”与“认知能力”上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在《道德经》中,把“真正的我”称之为“谷神”是很有道理的,心智玩家认为“谷神”的定义要比道教中“元神”的定义,更为准确。

在《道德经》中,也有很多“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这个“谷”字就是个“源头甲骨文”的字,详细内容大家可以阅读电子书《老子真经》——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

我们在这里简单讲一下“谷”字的字义,“谷”字的意思就是:万物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构成,山体表示“显性世界部分”的意思,山谷表示“隐性世界部分”的意思。

“谷”字的设计非常简洁、精妙,大家体会一下,“山谷”是能感觉到的,但是,又不存在任何的实体部分,任何实体部分都属于“山体”,大家体会一下……

所以,“谷神”的意思就是:被限制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神”。这个“神”是在中华原生文化语境下的指向,也就是佛教中的“佛性”。

相比“谷神”,“元神”的含义并不准确,这个“元”字是个常规古汉字。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说,众生“真正的我”的生存环境与认知能力。

就从“人世间”的角度来看众生“真正的我”的生存环境,众生“真正的我”都被限制在了众生的“隐性世界部分”中,拿人来说,人的“真正的我”都被限制在了“隐性人体”中。

而“如来佛”则完全不受“隐性人体”的限制,用佛教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来佛”摆脱了六道轮回。

再从认识能力的角度来看,“如来佛”的认知能力对众生来说是无限的,是无所不知的,而众生的“真正的我”的认知能力,却被彻底屏蔽掉了。

被屏蔽到了这样一种极致程度:

众生的“真正的我”被限制在“重叠结构世界的隐性世界部分”中以后,对于“本身的感觉”什么都感觉不到,就连“自己的身体”也感觉不到,而且,就连记忆都被屏蔽掉了,在意识(Consciousness)中唯一有的,仅仅是对“真正的自己(Self)”的一种“自我意识”。

大家想象一下:

当你的肉体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包括大脑意识活动的体验都没有了,有的,仅仅是一个“我”的自我意识,其他什么记忆都没有,也就是说,你仅仅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是,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在什么地方……

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的“真正的我”都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

一个人如果被关入一个什么都感觉不到的小黑屋子以后,不用多久就会崩溃的,但是,“真正的我”以这种极致屏蔽状态,被限制在“重叠结构世界的隐性世界部分”中,在“真正的我”意识(Consciousness)中,并没有任何焦虑、烦躁、甚至没有想要挣脱的想法,就像一个“佛”一样,祥和、宁静地待在哪里。因为众生“真正的我”的生命特质与“佛”的生命特质本来就是一致的,所以,自然也和“佛”一样的祥和、宁静。

……

其实,在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世界中,众生的“真正的我”不管在哪一层中,都是这样祥和、宁静的,所谓的苦、乐,其实,都是承载“真正的我”的载体的感觉。

一旦“真正的我”觉醒了,即使“真正的我”还不能从“隐性人体”摆脱出来,“真正的我”也能不再感受“显性人体”上的感觉,这就是《心经》中说的,“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既然,“真正的我”是这样的宁静、祥和,那么,又为什么要去感受“显性人体”上的感觉呢?

因为“真正的我”有了对“真正的自己(Self)”的“自我意识”,所以,在“真正的我”的意识(Consciousness)中,会产生两个疑虑:“我是谁?”、“我在哪里?”。

不要用我们自己所体验到的疑虑,去认识“真正的我”的这两个“疑虑”,“真正的我”的“疑虑”仅仅是那种非常淡淡的、似有似无的一念。

就是因为这两个“疑虑”,“真正的我”在“重叠结构人体”中的认知助手——“感知的主体”就会帮助“真正的我”去认知唯一的感受——来自显性人体的感觉。

但是,即使“感知的主体”从显性世界中,为“真正的我”找来了证明“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证据,“真正的我”也都不相信,依然保持着宁静、祥和的状态。

因为这些证据从显性人体的角度来看,就是显性人体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所以,这些证据对于“自我意识”很强的“真正的我”来说,是无法打动TA的。

甚至,“感知的主体”在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与隐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的作用下,为TA找来佛法或者儒家、道家的解脱之道,“真正的我”也都不会认同。

这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原因,也是基督教“因信称义”的“信”不是普通的“信”的原因。

真正的“学”与“信”,必须是“真正的我”的学与信,在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与隐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的作用下,“真正的我”是不会信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真正的我”学与信呢?这就牵涉到对“感知的主体”的认识。

……

以上内容节选自《Get高端思考——战略、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训练·应用》

更多内容,请点击——

心智玩家最新作品:

《郭店楚简·老子甲》是老子用“源头甲骨文”字义写下的,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步骤,以及老子自己练习以后的心得体会,与给后世练习者的提醒。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对“源头甲骨文”感兴趣的网友可在各大电子书APP中搜“老子真经”。

说一个人佛性什么意思,说自己佛性的人是真佛性吗(3)

,

栏目热文

念念不舍与恋恋不舍的区别(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的区别在哪里)

念念不舍与恋恋不舍的区别(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的区别在哪里)

往往都会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来形容一些关系,但事实证明,就会发现,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吸引到对方的点的时...

2024-06-07 06:04:52查看全文 >>

眷恋和恋恋不舍的区别(恋倦和眷恋有什么区别)

眷恋和恋恋不舍的区别(恋倦和眷恋有什么区别)

1.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译:用理智的态度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心中自然就会有正确的主张;用道...

2024-06-07 05:38:01查看全文 >>

念念不忘和恋恋不舍的区别(依依不舍和恋恋不忘有什么区别)

念念不忘和恋恋不舍的区别(依依不舍和恋恋不忘有什么区别)

手写我心 人生四苦:忘不了、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其实你比谁都清楚,有些人根本不用你担心,有些事也轮不到你操心,但就是...

2024-06-07 05:49:31查看全文 >>

蒸包子没有笼布怎么办(蒸包子没有蒸笼和纸垫怎么办)

蒸包子没有笼布怎么办(蒸包子没有蒸笼和纸垫怎么办)

最喜欢在家里做包子吃,但是每次蒸出来居然皮都塌了,一点也不好看。试试这个,保证蒸出来漂漂亮亮!又大又软,还不沾笼布!一:...

2024-06-07 06:07:05查看全文 >>

成人高考考上后需要去学校上课吗(成人高考考上了去大学里上课吗)

成人高考考上后需要去学校上课吗(成人高考考上了去大学里上课吗)

成人高考目前主要的学习形式有两种:业余和函授,这两种都不需要到校全天学习。 成人高考录取入学后,学习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函...

2024-06-07 06:24:06查看全文 >>

什么是佛性的人(自带佛性的人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佛性的人(自带佛性的人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有佛性的人?当你和他相处会感觉很温暖,他像太阳照亮了世界。和他在一起,即使是让他看到你最糟糕的一面,他也会依然愿意...

2024-06-07 05:58:01查看全文 >>

佛性和佛系是一个意思吗(佛性和魔性的区别在哪里)

佛性和佛系是一个意思吗(佛性和魔性的区别在哪里)

当下,佛系成为流行热词。佛系青年、佛系少女、佛系学生、佛系子女、佛系生活……何为佛系?据百度百科,佛系的意思是看淡一切,...

2024-06-07 06:07:42查看全文 >>

人不一定信佛但是一定要有佛性(人不能信佛但是一定要有佛性)

人不一定信佛但是一定要有佛性(人不能信佛但是一定要有佛性)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用佛待...

2024-06-07 05:54:31查看全文 >>

说一个人有佛性啥意思(有佛性的人有哪些表现)

说一个人有佛性啥意思(有佛性的人有哪些表现)

佛陀在许多大乘的经典说∶每个人都有佛的本质,也都有证悟涅盘的能力,都能够成佛,也都可以生起和发挥佛力,化现佛陀的世界。什...

2024-06-07 06:24:11查看全文 >>

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真正信佛的人要有颗佛心)

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真正信佛的人要有颗佛心)

运筹帷幄,势在必行,常看不衰!(一个适合置顶的公众号)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贪欲是痛苦...

2024-06-07 06:06:2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