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桐城派特征(桐城派很厉害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6-20 16:33:0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文学有地域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水土诞生文化,文化会产生文学。近现代中国文坛以地域命名的文学品牌不少,如山药蛋文学、里下河文学、黄土地文学、黑土地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等等。

这些文学派别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当地出了著名的作家,或者一群比较有水平的作家,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地域文学流派。

我是到北京才成为作家的,我当然写不出京派文学,因为,对这片土地和语言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写不出京派的味道。我是安徽人,可在安徽的时候,身上一点文学细菌也没有染上。当然,现代安徽的文学也不振兴。假如让时光倒退150年,那一切都大不相同了。因为,中国清代文坛有一个最牛的学派,它的名字叫“桐城派”。

作为一个母语为桐城话的人,当年读方苞、戴名世和姚鼐的文章,心里除了激动之外,其实,没有读出多少感觉。这个疑问一直就搁在心里了。

后来读曾国藩,竟然发现“桐城派”这个词是他命名的,且他也算是桐城派文人。我知道,曾国藩在我家江对面的东流大营待过很长时间,那里也是他的福地,他喝过长江水,也听过桐城话。

因为不做文学研究,我还是总结提炼不出来桐城派文章的特点。但有一点我大概地思考了一下,桐城派文学能独行天下,一定跟桐城这个地域有关系,桐城地域文化固化到人身上,浸润在文学里,估计就能形成桐城文学。这个道理是说得过去的。

作为一个深受桐城文化影响的人,我就从性格分析入手。在分析之前稍微说明一下,这个桐城应该是广义的桐城,比如明末著名的奸臣阮大铖,他是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应该算是怀宁籍的桐城人,这个广应该包括以桐城为中心安徽南部地区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桐城人爱读书。小时候,我们的俗语里面有“三代不读书,不如牛马猪”,“穷不丢书,富不丢书”的说法,读书始终是乡人排在第一位的事,以前高门大户,家家都有祠堂,祠堂里有公学,蒙童都会被送到公学里读书,公学的经费由家家户户出公粮维持,假如有在外做官或者做生意的,他们会捐助公学,以期家族兴旺。

桐城人勤奋。勤奋好学不止是桐城人的专利,但是,桐城人的勤奋是一以贯之的,比如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天不亮就起床劳作,孩子们不管有事没事,父母都要让孩子起床,睡懒觉坚决不允许。无论什么样的人家,都会把“克勤克俭”当着传家宝。懒人不仅会被人耻笑,他的祖先都会连同被人看不起。好吃懒做会被认为是败家的征兆。

桐城人忠厚。“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很多家的中堂,或者祠堂里面的主对联。小时候,村里演唱的黄梅戏,都是忠臣孝子的故事,娶妇嫁女,第一看对方人家是否忠厚,假如不符合,哪怕他家有万贯家财,也被主流所鄙视。

桐城人认真。很多人理解不了认真的意思,说话办事一是一、二是二,仅仅是认真的一个方面表现,认真还有古板和不苟言笑的意思,跟桐城人在一起是很乏味的事,他们说话太认真,以至于,谈话都没有氛围,只说真话,不说废话,幽默语言跟桐城人大多不沾边。要想让桐城人跟你说个笑话,真的比东北人憋着不说话还难。即便吃饭的时候,师徒父子都不能坐对面,上下级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说笑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桐城人认理。认真的人在一起交流,说的都是道理。谁的道理是通的,谁的道理容易被接受,他在争论中就有主动权。家里妯娌不和、婆媳吵架,兄弟不睦,最后都是要靠说理的人出面去说服。我不知道这个认理,跟朱熹的理学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间接的关系一定是有的。

以上总结的几条桐城人的特点看似通用的,别的地方人也具有这些特点,可这么多特点同时存在,且被一以贯之地遵守,这样的地方不多。也许因为受这样的文化熏陶,最终决定桐城人写作也自成一体。

概括地说,桐城派的散文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朴实,二是充实,三是真实,四是翔实。

朴实指桐城派散文的语言风格,语言朴实无华,不追求花哨的表达,文采不是重点追求的目标。充实指内容,言之有物,不会浮夸,更不会以文字哗众取宠。真实就是素材来源于生活,不会胡编乱造。真实也是散文的核心要件,不真实的散文一定没有生命力。翔实跟前面的充实有混同的意思,也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我用了翔实,翔实指的是说理、论据,材料翔实,就是说文章结构严谨、逻辑谨严,没有逻辑的话不成理,推论不清晰的论证得不到被人的认可。

以上总结的四个特点就像桐城人的五个性格特征一样,似乎不是桐城人的专利,假如把他们一以贯之地同时坚守,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特点。

以上浅见,供方家批评。

桐城派特征,桐城派很厉害吗(1)

桐城派特征,桐城派很厉害吗(2)

桐城派特征,桐城派很厉害吗(3)

,

栏目热文

桐城派名词解释简短(桐城文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名词解释简短(桐城文派名词解释)

姚鼐书法“桐城派”独占清代文坛二百余,为中国文学史所独见。这一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桐城派的思想主张桐城派的基本理论,是...

2024-06-20 16:23:56查看全文 >>

老舍纪念馆布局(老舍纪念馆开放时间今天开放吗)

老舍纪念馆布局(老舍纪念馆开放时间今天开放吗)

一起开启2020年博物馆之旅吧!来自北京文博00:0001:00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缩影,走进博物馆,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时空...

2024-06-20 16:58:37查看全文 >>

老舍纪念馆免费吗(老舍纪念馆为什么预约不了)

老舍纪念馆免费吗(老舍纪念馆为什么预约不了)

老舍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公布近期开放服务调整情况:1.自2023年9月1日起,老舍纪念馆将恢复正常开放,即周二至周...

2024-06-20 16:24:39查看全文 >>

老舍故居参观(参观北京老舍故居在哪儿)

老舍故居参观(参观北京老舍故居在哪儿)

初凉挽夏意,新秋焕美好。这座宁静的院落,老舍先生的气息无处不在.......品读先生的作品,感悟先生的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2024-06-20 16:57:57查看全文 >>

老舍纪念馆胡同图片(老舍故居纪念馆平面图)

老舍纪念馆胡同图片(老舍故居纪念馆平面图)

在北京这样一座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中众多名人名家纷纷登场如今,他们的故居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光芒宁静的冬日不妨和...

2024-06-20 16:41:53查看全文 >>

桐城派产生原因(桐城派又称)

桐城派产生原因(桐城派又称)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2024-06-20 16:43:36查看全文 >>

赞美桐城派词语大全(桐城派大辞典完整版)

赞美桐城派词语大全(桐城派大辞典完整版)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樾、姚鼐等,因为这些人都是清代安徽桐...

2024-06-20 17:05:18查看全文 >>

桐城派的特点是什么(桐城派的精髓温良恭谦让)

桐城派的特点是什么(桐城派的精髓温良恭谦让)

来源:安徽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2024-06-20 16:52:28查看全文 >>

桐城派是谁提出的(桐城派三大家是哪三大家)

桐城派是谁提出的(桐城派三大家是哪三大家)

中国影像方志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扬子之北,龙眠之南,当大别山的雾气开始消散,一座皖中古城,正在湖光山色中苏醒一件青铜方...

2024-06-20 16:38:42查看全文 >>

桐城派的观点和意义(桐城派为什么能统治清代文坛)

桐城派的观点和意义(桐城派为什么能统治清代文坛)

桐城,一座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座县级城市,因为桐城历史久远,最早追溯到春秋时期就有“桐国”的名称,之后才慢慢演变成今天...

2024-06-20 16:41:1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