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万年一遇的女子奇才,其所作诗篇词赋广传于世,被誉为“千年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诗词题材风格迥异,追寻着她生活的时代主线,抒发的情感也都真实的反映了本人在各个时期的不同体会。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世的文学家,还是苏轼的学生,为官一生,清正廉洁;母亲也是书香门第之后,很有文学修养。被文艺气息熏陶着的李清照,从小就展示出了过人的艺术才华,在文学圈中颇具盛名。18岁时,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太学士赵明诚,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门当户对,志趣相同的夫妻二人,甚至生活成了让后世羡慕的模范榜样。在李清照早期的诗词中,透漏着轻松愉快,温柔俏皮,即使生活并不富足,仍能感受到静谧幸福。
《如梦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可好景不长,世事莫测,朝廷内有党争,外有强掳,李家与赵家起起伏伏,国家形势江河日下,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激起了李清照内心深处的浓浓的爱国情怀,其后期的词作也就多有忧国忧民,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凄凉感伤。
《夏日绝句》这首诗,正是于逃亡路上创作出来的千古佳作,背景却是自己丈夫的临阵脱逃。
事情发生在北宋南宋转换期间,“靖康之变”后,金人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即位,南宋开始。赵明诚正是在这年的三月,赴任江宁知府。
到了建炎三年(1129)二月,赵明诚提前接到消息称有手下军官要发动叛变,他并没有安排预防措施,于是下属自行准备,以防不测。当夜事发,叛变被镇压,待到下属们向他来报捷时,却发现知府大人早在城头拴了根绳,弃城逃跑了。赵明诚因此被朝廷革职,李清照听闻后,更是接受不了,这样的丈夫,严重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开始冷落丈夫,一百个瞧不起!
不久后他们夫妻向江西方向逃亡路上,两人相对默默无言,待行至乌江畔,李清照面对滔滔江水,想起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对比眼前临阵弃城的夫君和南北宋抛弃江山,苟且偷生的昏君庸臣,李清照不禁心潮汹涌,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