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人人都能学易经”,有惊喜~
坤卦第二
【原文】
坤:元,享,利牝马之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安贞吉。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利于像雌马一样守持正固。君子有所前往,要是抢先居首必然迷入歧途;要是随从人后就会有人作主,必有利益。往西南将得到友朋,往东北将丧失友朋。安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文言》说:大地极为柔顺但变动时却显示出刚强,极为安静但柔美的品德却流布四方。随从人后、有人作主,于是保持福庆久长,包容一切、普载万物于是焕发无限光芒。大地体现的规律多么柔顺啊!它禀承天的意志沿着四时运行得当。
《彖传》说:美德至极啊,配合天开创万物的大地!万物依靠它成长,它顺从禀承天的志向。地体深厚而能普载万物,德性广合而能久远无疆;它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遍受滋养。雌马是地面动物,永久驰骋在无边的大地上,它柔和温顺利于守持正固。君子有所前往,要是抢先居首必然迷入歧途偏失正道,要是随从人后、温和柔顺就能使福庆久长。往西南将得到友朋,可以和朋类共赴前方;往东北将丧失友朋,但最终也仍有喜庆福祥。安顺守持正固的吉祥,正应合大地的美德永保无疆。
《象传》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因此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说明】
《乾》卦有“元,亨,利,贞”四德,《坤》卦也县此“四德”,这是两者共同之处。但《乾》德以“统天”为本,《坤》德以“顺承天”为前提;故《乾》刚《坤》柔、《乾》健《坤》顺,《乾》之“四德”无所限制,《坤》之“四德”则限于“牝马”、“后得主”、“安贞吉”等义:这是两者不同之处。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坤者,顺也。乃顺承天,万物资生,用动则浊,用被则,作有顺,万物皆成。
坤为柔顺,为地气舒展之象,具有纯阴之性,具有元亨利贞四德,八卦方向看为西方。此卦汉高祖与项羽相争卜得,乃知将夺得天下。
筮遇此卦,先失道而后得主,宜往西南,西南可得朋,勿往西北,因西北丧朋。
前途艰险,东南求利,西北事难成。
占天时:雨极当晴之象,应辰巳日。
风水:后有枯木,前有门路,左右无人烟。
求官:难求,改求有阻,用草头及张姓人则遂。
见贵:虽有是非口舌,不妨。
家宅:近神庙,田畔有田,前有坑圳,居之安地。
交易:宜进,有成就。
田蚕:如常。
求财:难求,宜缓不宜急,不宜与军卒同求,否则有损。
寻人:有空亡,纵在亦不相见,忧中忧之兆。
婚姻:有破宜缓,终成。
胎孕:生贵子胎未动,逢木遇猴则产妇不足,六爻动,是死胎气瘴。
行人:未归,卯戌日占,略有信,亦未见回,若非常官事即有失脱。
望事;有始无终,枉费心力,遇张姓人则败已,财不可进前,田土之事有不足。
遗失:生物在寺庙或窟中土堆处,死物在家神处。
捕盗;在西北岭下人家,左右有崩败土,申酉月日可见。
疾病:腹内疼痛,四肢沉重往东南方求医。
词讼;因田土争讼,宜和,有始无终之象。
北宋易学家邵雍
柔顺和静,厚载之功;静守安顺,妄动招损。
得此卦者,宜顺从运势,以静制动,不宜独立谋事,顺从他人,一起合作,可成大事。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为人厚道,声名远传。
财运:满载而归。
家宅:家庭安稳;婚嫁大吉。
身体:柔软运动。
《高岛易断》
坤卦与乾卦相对,万物之气肇始于天,万物的形产生于地。坤卦的含义,在人为卑微,在物为雌性,在事情为静定,在学问修养为能力,在季节为秋天。君子得坤卦,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气运在坤卦,要效法坤顺的道理,柔顺地处事。乾卦说龙,坤卦说马,因为龙飞行在天上,变化自在,马行走在地上,驯服于人。
坤是纯阴的卦,所以六爻都就小人立言,与乾卦的言君子相对。虽然坤卦也有取象于君子的时候,但是与乾卦所说的君子有区别。乾卦所谓君子是贤人,坤卦所谓君子是能人。贤人用人,能人被人用;贤人要在位,能人只要在岗。乾卦所象征的时期,贤人在位,广泛地施行道德教化;坤卦所象征的时期,能人在岗,而计较利益。
人有智慧的也有愚昧的,有贤良的也有不肖的,犹如地形有高低,土质有肥沃与贫瘠。农夫不会因为土地贫瘠而停止他们的耕作,君子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愚昧不正而停止教导。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地厚的,并且无不由大地来负载,所以君子效法坤象,以深厚的德行待人,无论智慧还是愚昧、贤良还是不肖都加以包容,正如坤地的无不持载,所以说“厚德载物”。
问征战:坤为地,为众。势是有力量的意思。就行军打仗来说,既得地利又得势力,还得到了兵众,理应攻无不克。
问功名:有上等智慧的人能效法坤卦的深厚德行,积功累德,以至流光溢彩,声名自然显达。
问经商:坤为富,为财,为积,为聚,都是经商的吉兆。说“厚德载物”,德是得的意思,可以有求必得,满载而归。
问家宅:可知住宅在地势上占有优势,大吉。
问婚嫁:坤是顺的意思,柔顺就是了,这是地道,也是妇道。大吉。
问胎孕:生女孩。
传统解卦
这个卦是64卦中纯阴的卦,象征地,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大象:大地承载万物,以德服众,仁者无敌。
运势:诸事不宜急进,以静制动为宜。
事业:事业可成功,得到预想的结果,但开始出师不利,切莫冒险急进,须谨言慎行,不可单枪匹马,独断专行。配合他人,共同完成事业。应注重修养,积蓄养德,效法大地,容忍负重,宽厚大度,以直率、方正、含蓄为原则,不得贪功自傲。
经商:等待机遇,切莫冒险,以稳健为妥,注意储存货物,待价而沽,处处小心为是。
求名:比较顺利,具备基本条件,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追求身外之物,即可吉祥。
婚恋:以柔克刚,女方柔顺,美好姻缘,白头到老。
决策:多支配配合顺从,少主导少刚硬,与乾相对,忠厚、温和,待人真诚、踏实,可左右逢源,得到赞许。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译文】
初六,踩上微霜,将要迎来坚冰。
《象传》说:“踩上微霜将迎来坚冰”,说明阴气已经开始凝积;顺沿其中的规律,坚冰必将来到。
修积善行的家族,必然留下许多庆祥;累积恶行的家族,必然留下许多祸殃。臣子弑*君主,儿子弑*父亲,并非一朝一夕的缘故,作恶的由来是渐萌渐长!是由于君父不曾早日辨清真相。《周易》说:“踩上微霜,将要迎来坚冰”,大概是譬喻阴恶事物的发展往往顺沿一定的趋向。
【说明】
初六为阴气始生之象,朱憙曰:“其端甚微,而其势必盛。(《本义》)谚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似合此理。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初六,履霜,坚冰至。【平】
履霜秋日之象,坚冰冬日,谓人履霜而坚冰又至,喻事有渐。
筮遇此爻,当防微杜渐之意,行人未至,婚不成,求财遂,谋事成。
北宋易学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宜谨防仇怨引起的纠纷。阴气盛的人则会大兴家业。做官的要谨防小人的谗言而生祸。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由卑而尊,不可躁进。
财运:渐积可致富。
家宅:阴盛不吉;婚嫁不利。
身体:阴寒之症,久则难治。
《高岛易断》
初爻居纯阴卦的初位,象征阴气开始凝结。虽然其发端很微弱,但是从“霜”而“至坚冰”,却必然盛大起来。在人则表现为阴暗邪恶的萌动还很微弱,像霜那样容易消除,但是积累的趋势终将导致坚冰,以至于恶德和逆行无法改正。
谚语说“窃针者窃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圣人在人过错还很轻微的时候,大力戒止他们后来的发展,希望他们迅速改正。初爻变阳则全卦为复,复卦的初九说:“不远复,无衹悔,元吉。”即所谓“速改其过,不贻其悔”。
问经商:初六阴气还很微弱,说“履霜,坚冰至”,是从微弱推论到盛大,犹如商业从小到大,通过逐渐积累而致富。
问功名:初爻象征年轻人刚刚上进的时候,地位由卑微到尊贵,犹如“履霜”而“至坚冰”随着时间而来,不可躁进。
问征战:初爻是阴气的开始,有“履霜”之象;到上爻“龙战”,则是阴气的极致,有“坚冰”之象。上爻说“其血玄黄”,指两败俱伤。所以应当先审慎于事情的开始。
问家宅:坤是纯阴的卦,而初爻阴气还微弱,所以说“履霜”;“坚冰至”,则阴气已经旺盛了。阴气旺盛了就会衰弱,是不吉的征兆。
问婚嫁:坤卦纯阴,说霜说冰都是阴象。纯阴而无阳,不利。
问胎孕:生女孩。
问疾病:恐怕是阴邪的病症。初起的时候可以治疗,日子一久就难治了。
【原文】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译文】
六二,正直、端方、宏大,不学习也未必不获利。
《象传》说:六二的变动,趋向正直、端方;“不学习未必不获利”,是大地的柔顺之道发出光芒。
直”说明品性纯正,说明行为适宜。君子恭敬不苟于是促使内心正直,行为适宜于是促使外形端方。做到恭敬不苟行为适宜,就能使美德广布而不孤立。“正直、端方、宏大,不学习也未必不获利”,说明美德充沛、一切行为都无须疑虑。
【说明】
六二阴居阴位,柔顺中正,所禀“坤”德至厚。《楚辞·远游》谓:“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即以“直、方”之德赞屈原臣道忠正。朱熹指出:“《坤》卦中惟这一爻最纯粹。盖五虽尊位,却是阳爻(引者注:指阳位),破了体了;四重阴而不中;三又不正。惟此爻得中正,所以就这说个'直方大’。”(《折中》引《朱子语类》)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吉】
直与值古通用,值为持,持方为操方舟,大读太,习为闲习。方舟队渡,不易倾覆,虽不习于操舟之术,亦不致有损越之虞。
病不死,谋事宜进,求财迟,出往吉。
北宋易学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会不愁吃喝,衣食无忧。做官的会升迁,身居高位。女命则为贤良起家。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功可成,名可就。
财运:获利可期。
家宅:居家如意;婚嫁顺利。
身体:不药而愈。
《高岛易断》
六二以阴爻居阴位,是坤卦的主爻,所以有优于其他爻的特点。乾卦的九五和坤卦的六二各居阴阳的本位,象征具有中正的品德。乾主君王之道,故以九五为主;坤主人臣之道,故以六二为主。六二具有地道的全部美德,在朝中则没有私欲和邪曲,在朝外则做事都合乎道理,称为“直方大”。
坤卦本来不凶,为私欲所蒙蔽才陷于凶险。但二爻是纯粹的坤道,具有全部中直、方正、广大的品德。凡是学习的人,都是由于不明白有关的道理,不熟悉相关的事物,而具有直方大的品德,又何必练习呢?所以说“不习无不利”。“不习”指自然而能,即《大学》所谓“未有先学养而后嫁者”。乾卦六爻没有盛于九五的,坤卦六爻没有盛于六二的。《象传》的意思是说六二柔顺中正,是本卦的主爻,动作周旋都合乎规矩,又有“不习无不利”的特点,卦象纯阴,初、三、五三爻柔顺而不得正,四、上两交柔顺而不得中,只有这一爻既柔顺又中正,体现了纯粹的坤道。
问经商:六二是坤卦的本位,“直方”是地的性质,大是地的作用。由此可知,所经营的商业必定是土地所产,如谷米、木材、丝棉之类“不习无不利”,“习”与“袭”相通,指不必重新占,就知道能够获利。
问功名:二爻居中正的爻位,行动就会获利,指不需要修养,功名就会自然成就,其成名是必然的。
问征战:征战的事以得到有利的地势为要点。依法行动,气势大,力量强,可以通过一次作战而平定地方。
问家宅:六二居中得正,主家宅适宜,所以说“地道光”。
问嫁娶:“直方大”是地道,而妻道通于地道,所以婚娶也有利。
问疾病:爻辞说“直方大”,可知这人平素身体强壮,不必用药就有喜庆。
问胎孕:生女孩。
【原文】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译文】
六三,蕴含阳刚的章美,可以守持正固:或辅助君王的事业,成功不归已有而谨守臣职至终。
《象传》说:“蕴含阳刚的章美,可以守持正固”,说明六三应当根据时机发挥作用;“或辅助君王的事业”,说明六三智慧光大恢弘。
阴柔在下者纵然有美德,只是含藏不露而用来辅助君王的事业,不敢把成功归属己有。这是地顺天的道理,妻从夫的道理臣忠君的道理。地顺天的道理表明成功不归已有而要替天效劳奉事至终。
【说明】
六三居下卦之上,有为“臣”颇多艰难之象,故须“知光大”才能摆正位置,慎行免咎。《折中》引吕祖谦曰:“《传》云,唯其知之光大,故能含晦,此极有意味。寻常人欲含晦者,多只去锄治骄矜,深匿名迹。然逾锄逾生,逾匿逾露者,盖不曾去根本上理会自己,知未光大,胸中浅狭,才有一功一善,便无安着处,虽强欲抑遏,终制不住。譬如瓶小水多,虽抑遏固闭,终必泛溢;若瓶大则自不泛溢,都不须闲费力。”此说多所发挥,但有助于理解《象传》意旨。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吉】
含为戡、《说文》:“戡,克也。”章与商古通用,含章,即克商,此爻以武王克商之事求体咎、所占之事可行,谓可贞。全文为; 武王克商,从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赏,是无成而有终也。
病讼皆凶,行人至,求财不获,谋事不遂,婚不成。
北宋易学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谋望可成,认真经营会有收获。做官的会有升迁的希望。女命则为德妇。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待时而发,可保功名。
财运:把握时机,必有利益。
家宅:凝聚向心力。
身体:无可挽回,凶。
《高岛易断》
三爻不得中也不得正,且与六五都阴柔而不相应,象征人臣中不得君王赏识的人。即使是有才有识的士人,也只好韬光匿彩,以等待时机的到来,如果胡乱显露才能,一定会招致疑忌,所以告诫他们“含章”。因为它安静而能守常道,所以说“可贞”。
即使出来做事,也还是蓄含其章美,而不以功劳自居。只是听从君王的命令,完成君王的事情,即使自己无法完成,也要使后人能够继续完成,这叫做“无成有终”。
六三居下卦的上位,有“从王事”之象。乾卦的九四和坤卦的六三都在进退未定的爻位,所以说“在渊”、说“含章”,都加一个“或”字,以表示将进未进的意思。在这进退之际,应当不失时宜地“从王事”。三爻变阳则全卦为谦,谦卦的九三说:“劳谦,君子有终,吉。”
【原文】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译文】
六四,束紧囊口,免遭咎害不求赞誉。
《象传》说:“束紧囊口,免遭咎害”,说明六四必须谨慎小心才能不惹祸患。
天地运转变化,草木繁衍旺盛;天地闭塞昏暗,贤人隐退匿迹。《周易》说:“束紧囊口,免遭咎害,不求赞誉。”大概是譬喻谨慎处世的道理吧。
【说明】
六四以阴居阴,有谦退自守、慎而又慎之象,这是处位不利能获“无咎”的重要条件。故爻辞以“括囊”为喻,《象传》以“慎不害”设戒。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平】
括,为结、把口袋结紧,则风无所出,外无所人。喻人事为不闻不问,无咎无誉。
婚成,文书成,求财望事利,官事不,病愈。失物在。
北宋易学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经营受阻,大凡谨慎收敛者,则无横来之祸。做官的要谨守常职,可望升迁。女命则贤而起家。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收敛为要,但求无过。
财运:落袋为安,不再投资。
家宅:平安是福。
身体:谨慎保养。
《高岛易断》
四爻虽然柔顺而得正,但是所居的交位不得中,所以不能有所作为。四爻接近五爻,而这两个柔爻互不相得,上下闭隔,是大臣不为君王所信任之象。在这样的时候,应当慎重而缄默,晦藏自己的智慧,像括结囊口那样默然隐忍,以愚自守,以远离灾祸。“无咎”是说躲避灾祸,“无誉”是说逃避名誉,如果因为“括囊”而得到了名誉,那么有荣誉就有祸咎必须在深藏不露的同时,泯除其“括囊”的痕迹,所以爻辞说“括囊,无咎无誉”,《象传》说“'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四爻变阳则全卦为豫,卦形有“括囊”之象。
问经商:六四是巽爻,巽为商,为利,即《说卦传》所谓巽近利市三倍。爻辞说“括囊”,可知过去一定曾经得到利益,钱财已收入囊中,不再拿出来了,所以说“括囊,无咎无誉”。
问征战:六四是重阴的一爻,正值闭塞的时候,即使有智囊的才能也无处运用。这表示宜于闭关不战,像括结囊口一样,这样就没有祸咎了。
问功名:六四是上卦的初爻,变阳则为否卦的九四,所以《文言》说“天地闭”。“括囊”就是闭结囊口。天地尚且闭塞,还有什么功名可求?如果虚妄地追求功名,只足以导致祸患。有名誉反而就有祸害了,应当审慎。
问家宅:六四以阴交居阴位,所居不是中位,住宅一定在山谷幽僻处,适宜隐遁的人居住。
问胎孕:生女孩,或许会得到两个孪生女儿。
【原文】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译文】
六五,黄色裙裳,至为吉祥。
《象传》说:“黄色裙裳,至为吉祥”,说明六五以温文之德守持中道。
君子的美质好比黄色中和、通达文理,他身居正确的位置,才美蕴存在内心,畅流于四肢,发挥于事业:这是最美的美质啊!
【说明】
六五获“元吉”,在于居尊而能柔和谦下,与《乾》九五阳刚向上正好相反。朱憙说:“这是那居中处下之道。《乾》之九五,自是刚健底道理;《坤》之六五,自是柔顺底道理:各随他阴阳,自有一个道理。”(《朱子语类》)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五,黄裳,元吉。【上吉】
黄为吉祥之色,元为火,此爻以黄裳示吉祥之兆。断同六三爻辞
北宋易学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将会获得财利,事事安稳,没有灾难。做官的将会升迁,飞黄腾达。女命则为德妇,贤惠之人。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功名大显。
财运:必定获利。
家宅:和乐融融。
身体:病在肠胃。
《高岛易断》
黄是中央土的颜色,裳是下体的服饰,象征持守中道而居下位的人臣。五爻以阴柔的品德而居五爻这个尊贵的位置,或者像皇后那样面南听政,或者像伊尹、周公那样辅佐年幼的君王而摄政。坤卦纯阴,六爻都讲人臣的事,不可直接以六五为君王。
占得五爻的人,应当以中和的盛德而主持朝政,辅佐国君,最后退守人臣的职位。五爻为尊贵的位置,而阴不失去自己的常道,所以说“黄裳,元吉”;否则,居尊位而拥有天下必定导致大凶的结果。圣人把“裳”字系在这一爻下,是恐怕权臣乘势窃取权位,作威作福,失去为臣之道而蔑视君王,所垂示的教诫是很深的。
《象传》说“文在中也”,坤为文,五爻居中,说明美德积在胸中而体现于外表,能柔中而恪守臣节,所以“元吉”。
问征战:坤为臣道,五爻居君位,是人臣中极尊贵的人,就像舜摄政时惩罚共工、欢兜、三苗和鲧四凶,周公摄政时诛*管叔和蔡叔一样。爻辞说“黄裳,元吉”,说明是由文德发越而成就武功的人,所以《文言》说“文在中”。
问功名:六五爻辰在卯,得到了震卦之气,而震卦有功名振兴之象。五爻又是离卦的主爻,离为黄色,卦位接近午,在天上值七星,而七星主衣裳文绣,所以说“黄裳”。离又为明,有文明发达之象,所以说“文在中”。
问经商:坤卦的五爻变阳则全卦为比,比卦吉祥是辅助的意思。商业一定要得到亲比和辅助才能成功。比卦的下卦为坤上卦为坎,而坤为裳,所以说“黄裳”;比为美,所以说“文在中”。由此可知,所经营的商业必定是锦绣的服饰之类。说“元吉”,一定会获得利润。
问疾病:坤为大腹,黄为中色,裳为下体的服饰,可见病在中下两焦。
问胎孕:生女孩。
【原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译文】
上六,龙在原野上交合,流出青黄相杂的鲜血。
《象传》说:“龙在原野上交合”,说明上六的纯阴之道已经发展穷尽。
阴气凝情于阳气必然相互交合。作《易》者是怕读者疑惑于《坤》卦没有阳爻,所以在爻辞中称“龙”代表阳;又因为阴不曾离失其配偶阳,所以在爻辞中称“血”代表阴阳交合。至于血的颜色为青黄相杂,这是说明天地阴阳的血交互混和:天为青色地为黄色啊。
【说明】
本爻“龙战”的喻意,含两方面:一、阴气至盛,终究要导致阳来;二、“坤”道穷尽,则转入阴阳交合:所谓“天地生生之德”,就在两者矛盾统一中体现出来。可见,此爻明显反映了《周易》阴阳相推、变易不穷的思想。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凶】
一龙相斗于野,两败俱伤,其血玄黄。其凶象在文中。
官事他失理,求财不遂,婚不成,行人不至,病难安,出行不利。
北宋易学家邵雍
凶:得此爻者,有竞争的困扰,会有大的损失。做官的会有被贬之祸。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穷途末路。
财运:血本无归。
家宅:失序不和。
身体:肝血失调,危险。
《高岛易断》
上爻居全卦的终结,是阴邪极盛的时候。这一爻变阳则全卦为剥,有一个阳爻与五个阴爻相战之象,所以圣人在初六“履霜”的开始,谆谆提醒人们“坚冰”的到来。
阴邪的势力过盛,必定剥蚀阳刚,以致阴阳相战。到了阴阳相战的时候,虽然阴盛大而阳衰退,结果却必然两败俱伤。“血”字表示伤害的严重性。玄是天色,黄是地色,天地就是阴阳,血色玄黄指阴阳都受到伤害,所以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近推论到一家的事,身为父亲或兄长的,最初耽误了对子弟的教育,使他们成了不正派的人,结果至于骨肉相残,同类相害,互相争斗*伤,直到势力穷尽才止息。《象传》说“其道穷”,“其”字是就阴阳君臣而言;“道”字指君臣之道;“穷”字指穷困窘迫。到了君臣相战的程度,人臣的横逆无道不用说君王也不能没有过错。《系辞上》说:“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使自己的臣下到了这个地步,是为君之道的穷尽,也是为臣之道的穷尽,所以说“其道穷”。
龙本来是乾象,现在这一爻也说到龙,说明阴因为盛极而对抗阳。又说到野,这是因为本爻在卦外。另外,爻辞不说凶,是凶险不言自明的缘故。
问征战:卦象已经明白表示,结果是两败俱伤。
问功名:上爻处在外卦的极位,是老年参加科举考试。抑塞已经很久,这次又将失败,值得悲哀。
问经商:上六居坤卦的终爻,前面的道路已经穷尽,象征钱财用尽后,血本又遭到亏损,商业没办法经营下去了。
问疾病:一定是阴亏的病症。阴极盛而对抗阳,肝血暴烈流动,已经到了命终的时候。
问胎孕:阴爻因为穷尽而变阳,有生男孩的希望。
【原文】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文】
用“六”数,利于永久守持正固。
《象传》说:用“六”数“永久守持正固”,说明阴柔以返回刚大为归宿。
【说明】
《乾》卦“用九”称“无首”,是刚而能柔;《坤》卦“用六”称“永贞”,是柔而能刚:《老子》提倡刚柔相济之旨,正与此义契合。可见,“用九”、“用六”在指示《易》筮通例的同时,也表露了《周易》的辩证哲理。
《高岛易断》
“用六”的意思,已经在卷首说过。永是长远的意思。坤卦纯阴,象征臣道和妻道,在人事则要柔顺而贞正,长久不改变意志,这样才可以从君或从夫。忠臣不事奉两位君王,贞女不嫁给两位丈夫,这就是“永贞”为人臣或为人妻的,顺从“永贞”的意思就大吉而有好的结局,只要稍加改变就是大凶大恶之道,所以深深地告诫说:“利永贞”。
阴的性情柔弱、浮躁而难以持守常道,有易进易退的毛病。《象传》说“以大终”,指不改变坤道的柔顺而保全它的终结。如果改变其柔顺阴就会侵犯阳,臣下就会侵犯君王,妻子就会凌驾丈夫,这样违背义理和常道,怎么能保全它的终结呢?另外,阳为大,阴为小,阴又意味着柔和昏暗。话虽如此,阴只要勤恳不懈怠地学习和工作,就一定会强大和明达起来,所以说“以大终”
乾卦的“用九”,因为过于刚强而适宜持守“无首”之道;坤卦的用六,因为是阴道、臣道、妻道,而适宜持守恒常的品德不变。这是提醒和诫止的话。
【总论】
《周易》以《坤》卦继《乾》卦之后,寓有“天尊地卑”“地以承天”的意旨。全卦大义,在于揭示“阴”与“阳”既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关系。在这对矛盾中,“阴”处于附从的、次要的地位,依顺于“阳”而存在、发展。
就卦象看,《坤》以“地”为象征形象,其义主“顺”。卦辞强调:利于“雌马”之“贞”,“后得主”以随人,获吉于“安贞”,均已明示“柔顺之义。六爻进一步抒发“阴”在附从“阳”的前提下的发展变化规律:二处下守中,五居尊谦下,三、四或“奉君”或“退处”皆呈“坤,顺”之德,而以二、五最为美善;至于初六“履霜”与上六“龙战”,两相对照,又深刻体现了阴气积微必著、盛极返阳的辩证思想。
《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一书发端于《乾》《坤》两卦,正反映了作者对阴阳辩证关系的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换言之,作者似乎流露出这样一种观点: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是宇宙间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