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
孩子们不会想到老,
当然新鲜的生命连死亡也不会相信。
青年人也没工夫去想老,
炽烈的火焰不可能理解灰烬。
但是,总有一天衰老和死亡的磁场,
会收走人间的每一颗铁钉!
我想到自己的衰老了,
因为年龄的吃水线已使我颤栗、吃惊;
甚至于在梦中都能感到,
生命的船正在渐渐下沉;
“但是别怕!”我安慰自己,
人生就是攀登,走上去,
不过是宁静的雪峰。
死亡也许不是穿黑袍的骷髅,
它应该和诞生一样的神圣。
我也设想了自己的老境——
深秋叶落的梧桐,风沙半掩的荒村;
心的夕阳,沉在岁月的黄昏,稀疏的白草在多皱的崖顶飘动;
颤抖滞涩的手笔,深奥莫测的花镜,
借一缕冬日罕见的阳光,翻晒人生的全部历程。
——《对衰老的回答》

散 文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
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
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
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
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
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历史的暗角》
课后作业指要
声调是附着在声母韵母之上的,练习时要注意声韵调的结合,注意在声调运行上吐字和归音。夸大四声练习——成语诗词朗诵练习——带情感的声韵调练习散文朗诵
每日一练
艺考真题 统考真题 指定稿件
播音统考指定稿件
表导演艺考自备稿件
播音主持艺考作品朗读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一—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像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作者介绍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课文版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