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还记得2015年春节,在奶奶家玩手机,突然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问题——「在复旦大学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
我打开电脑,伴着窗外的炮竹声,一气呵成写了在知乎的第一个答案。
我在结尾写——
这就是复旦吧。不是每个人都向同一个终点狂奔。跑的,跳的,溪边濯足的,叼牙签晒太阳的,五花八门,各得其乐。
没想到这个答案被广泛认同,点了几百赞。而后我在知乎写答案一发不可收,慢慢成了很多人眼中所谓的「知乎大 V」。

| 二 |
进大学前我的女神是刘瑜,特别喜欢她那句话,大学的本质是要恢复人类的天真。进复旦之前,总是带着理想主义的,希望好奇心无限膨胀,带着饱满的求知欲去海纳百川。
我曾写过,「文人们在书中讲的不假,大学如人,是有自己独特气质的。来了复旦,就像赴一位旧友之约,盘腿入席,再无客套,直接把酒话桑麻。」
真的庆幸,还好我来的是复旦,还好在邓杰、李冉、郁喆隽还有好多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高贵的精神依然没有被物欲颠仆, 依然闪着光。


| 三 |
三年来有太多回忆了。
近纲第一节课,老师说,“我代表全体复旦师生欢迎新生们的到来。”说完停顿三秒,问道,“我刚才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见无人应答,我举手打了个指响,坐在位子上质问他,“你凭什么代表我们?”他问我名字,我突然胆怯,不敢应。顿了顿,他说,“没错,我没有权利代表你们。第一课,我想让你们自己体会,所谓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到底该体现在何处。”
——后来,他问我们,想在近纲课上了解什么。于是大家叽叽喳喳,教室里各种酷炫的敏感词飞满天花板。至少那个学期,从鸦片战争到内战,他所告诉我们的,都是历史真相。
最后一节课,他开着大喇叭放罗大佑《闪亮的日子》,站在讲台上一字一句地把博马舍的话送给我们——“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真他妈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