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离U盘出生还有20年呢。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再加一个软盘就好了,平时它就一直跟电脑连在一起。
它用于储存工作以及文件数据,这样就可以在下一次开机时继续完成之前的工作,还可以独立取出和别人读写数据。
既然是第二个软盘,叫B盘也不过分吧?
时间便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夕。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设备:

这时,双软盘已经成为了主流配置。我们可以看到Apple II有两个读取槽,这就是一个读A盘一个读B盘的。

机哥顺带说一下,1979年的时候,一张软盘的储存空间也不过875KB。
再看看现在,软盘连一张普通照片都存不进...

有的机友可能就会问了:A盘和B盘都来了,啥时候来C盘呀?
诶,这不来了吗~
C盘的说法,其实是伴随硬盘的出现而出现的。
1983年,IBM发布了第一款带「硬盘」的个人电脑:IBM-XT。
这台电脑的地位之显赫,IBM将其命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的英文缩写“PC”,成为未来40年所有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