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该水文站一年中径流量增加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2.北极地区勒拿河流域7、8月份径流量较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较少②蒸发加剧③灌溉耗水④无积雪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3.近年来,北极地区勒拿河流域春季和冬季径流量增加趋势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雪期变长
B.气候变暖
C.冻土退化
D.水库放水
【答案】51.A52.C53.B
【解析】51.由图可知,径流量增加最大的应该是5月份,是春季,主要是受到季节性积雪融水影响,径流量增加最大,A选项正确。夏季、秋季径流量在不断下降,B、C选项错误,冬季径流量变化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A。
52.由图可知,北极地区勒拿河流域7、8月份降水较多,①错误。7、8月份气温最高,蒸发量增大,因此径流量大幅下降,②正确。北极地区勒拿河流域纬度较高,种植业较少,因此灌溉耗水量少,③错误。7、8月份季节性积雪融水已经基本融化完,因此无积雪融水补给,总补给量较少,④正确。因此②④正确,故选C。
53.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内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春季积雪融化增多,且春季降水增多,河水补给增多,致使径流量增加。加之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多年冻土广布,由于气候变暖,冬季增温明显,大量冻土退化,融化后的水分形成径流,致使冬季径流量增大,因此根本原因是气候变暖,B选项正确。雪期没有明显的变化,A选项错误。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之一,C选项错误。水库放水对径流量增加影响小,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一、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二、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三、使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2022·北京东城·一模)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4.据图可知( )
A.2018年以拉尼娜状态为主
B.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
C.2020年厄尔尼诺状态最典型
D.5—9月多出现拉尼娜状态
55.2021年初,赤道附近( )
①中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②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增强③印度尼西亚可能发生旱灾④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54.B55.A
【解析】54.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读图,2018年关键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常年0.5℃,以厄尔尼诺为主,A错误。2019年关键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常年0.5℃,以厄尔尼诺为主,B正确。2020年关键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低于常年0.5℃,以拉尼娜为主,C错误。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5—9月没有进入拉尼娜状态,D错误。故选B。
55.2021年初,关键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低于常年0.5℃,以拉尼娜为主,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下沉气流增强,①正确,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低纬信风增强,②正确,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③错误,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增强,④错误。选项组合A正确,其他选项组合错误,B、C、D错误,故选A。
【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2022·贵州毕节·三模)历史上黄河下游以“多淤善徙”著称、入海口频繁改道,河流与海潮的冲淤变化不断改变三角洲形态。1976年,人工将入海通道由刁口河改为清水沟,但原刁口河河道仍以0.8~2.0cm/年的平均速率不断沉积,且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下图示意黄河、刁口河、清水沟位置,据此完成问题
56.不属于黄河下游河道曾经“多淤善徙”的主要原因( )
A.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
B.下游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
C.下游流速慢,河床淤积速度快
D.下游河床淤积,易决口改道
57.刁口河河道废弃后仍不断沉积,且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的主要原因( )
A.黄河依然向刁口河输送泥沙
B.刁口河上游受黄河侵蚀加剧
C.海潮沿刁口河河道上溯沉积
D.刁口河河口受海潮侵蚀加剧
58.1976年后,关于河口附近海岸线变化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清水沟流量增大,河流沉积增强,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清水沟流量增大,海潮侵蚀增强,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C.刁口河流量减少,海潮沉积减弱,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刁口河流量减少,河流侵蚀减弱,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答案】56.B57.C58.A
【解析】56.“多淤善徙”说明黄河下游淤积严重,改道频繁,主要原因是泥沙含量大,流速慢,河床淤积速度快,易抬升为地上河,水位变化不定,易发生决堤改道事件。因此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导致流含沙量大,A选项排除。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B选项正确。下游流速慢,河床淤积速度快,易决口改道,C、D选项排除。故选B。
57.刁口河河道废弃后仍不断沉积,且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说明河道泥沙主要源于海洋,受风力影响,含沙量较高的海浪不断上溯,且越往下游,接受的沉积物越多,厚度越大,因此使由于海潮沿刁口河河道上溯沉积而成,C选项正确。黄河依然向刁口河输送泥沙,不会造成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A选项错误。刁口河河道已经废弃,与其上游受黄河侵蚀关系不大,B选项错误。刁口河河道废弃后不断沉积而形成大量沉积物,与侵蚀作用无关,D选项错误。故选C。
58.1976年,人工将入海通道由刁口河改为清水沟,说明清水沟流量增大,刁口河流量减少。清水沟流量增大,会使河流沉积作用增强,海潮侵蚀减弱,海岸线向海洋推进,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刁口河流量减少,河流侵蚀减弱,海潮侵蚀增强,海岸线向陆地退缩,C、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河道变迁的影响因素:地势起伏的变化;河流水量的变化;堤岸土质松紧;河床深浅;地转偏向力;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等。
(2022·福建南平·三模)澄泥砚、甘肃洮州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及安徽歙县的歙砚被列为“四大名砚”。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墨,是通过研磨,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往往发墨好的下墨慢。澄泥砚是以黄河河泥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经几十道工序烧制而成。端砚曾大量出口创汇。下图示意制砚原料的岩石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9.四大名砚的原料属于沉积岩的是( )
A.澄泥砚
B.端砚
C.洮砚
D.歙砚
60.进入清朝,澄泥砚制作逐渐衰落并一度消失,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原料不足
B.价格低廉
C.产量太低
D.技艺失传
61.四大名砚中( )
A.洮砚的下墨速度最快
B.歙砚的发墨效果最佳
C.端砚主要出口到日本、印度等国
D.澄泥砚的集中产区是山西、河南、山东
【答案】59.B60.D61.D
【解析】59.据文字材料可知,澄泥砚是以黄河河泥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澄洗的细泥并非自然形成的沉积岩,A错误;图中所示洮砚、歙砚分别属于板岩和千枚岩,是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岩类,CD错误;泥质岩是细泥沉积形成的岩石,端砚的原料为沉积岩,B正确。所以选B。
60.澄泥砚制作的原料是黄河河泥,原料充足,A错误;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之一,是质量好的高端产品,有其相应的市场需求,且工艺复杂,价格不低,B错误;清朝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对砚台的总需求增加,生产澄泥砚有经济效益,且原料充足,产量不一定低,即使产量低也不至于导致消失,C错误;澄泥砚经几十道工序烧制而成,技术要求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劳动力,改朝换代期间,战乱破坏,相应劳动力逃离,离开原料地,并且受落后的技艺传承文化的影响,导致澄泥砚制作逐渐衰落并一度消失,所以技艺失传是最有可能的选项,D正确。所以选D。
61.由图文推测,以矿物颗粒大的片麻岩适宜做石磨为参照,砚台材质的变质程度越大,矿物颗粒越粗,越易研磨,下墨越快,但是墨的颗粒也越粗,发墨效果差。洮砚矿物颗粒比歙砚小、下墨速度不会是最快的,A错。歙砚材质的矿物颗粒粗、下墨较快,根据“往往发墨好的下墨慢”,B项错。据“端砚曾大量出口创汇”判断,出口对象应当是与中国文化相近、经济较发达地区,主要出口地不含印度,C错。澄泥砚的原料来源决定产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D正确,所以选D。
【点睛】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端石出产于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一带,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2022·广西桂林·模拟预测)为研究山区人地关系,一专家组以我国西南某山为样本开展研究。该山是一座死火山,山地面积约1km2,只有一个峰顶,以经过峰顶的纬线为界,将山地划分为南坡和北坡。下图示意该山南坡和北坡部分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各要素数值均以北坡为1,柱状图为南坡相应要素的比值,其中土层厚度不包括稻田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