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理想化的单体泵设计要求,它应该是集成在机体上的,由发动机的配气凸轮轴推动,这样可以在构造上得到简化,并缩短油泵到喷油器的中间距离,避免使用过长的高压油管,有利于更高压力燃油的输送。

但在国内产品的应用中,为了利用现有的发动机机体,避免重新铸造机体带来的高成本,很多厂家在保留原有机体的情况下,将单体泵集成在一个泵体内,使得其外形仍然类似传统的直列柱塞喷油泵。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玉柴机器的4D(4108)单体泵国三发动机,该机型的改动非常小,就是换了油泵与加装了电控单元和传感器、执行器,很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

虽然单体泵有着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等优点,但由于控制成本所带来的约束,更因其油泵压力提升原理导致其喷油有着先缓后急的特点,虽然这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燃烧过程的优化,但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下降,使其在低转速区域的表现并不良好,继而导致柴油机低速性能下降。
而且其喷油器仍是采用与传统喷油器相同的弹簧压力控制式,没有进行多次喷射的能力,虽然能够在加装后处理装置后能满足国四排放标准,但在排放逐步升级的过程,如果不加以优化,将会很难适应市场。
泵喷嘴
如果单体泵系统将喷射系统的结构精简了一定程度,那么泵喷嘴可以说是将喷射系统的结构精简到了极致。但它又是复杂的,因为这一系统对缸盖内部结构需要更高技术的加工工艺。
它是直接把燃油压力提升、正时、油量控制等全部功能都集成到了发动机机缸盖上的一种技术。

泵喷嘴顾名思义就是将油泵与喷嘴整合为一体。它类似于单体泵是一个独立的油泵,却不同于单体泵,自己携带有喷油器的技能。
高压燃油的输送也在缸盖的油道中完成,这样的设计免去了外部高压油管的连接,消除了管理压力损失并避免了管路泄压和管路不能承受高压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