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肋五花肉
里脊肉下面,就是肋五花肉了,这张图里,小里脊的标注跟上面那张里脊肉的图片重合了,其实并不是标注错了,而是要让大家知道,小里脊具体在什么位置,其实它是藏在这个肋五花肉里的,这个大家不要有误解。

这个肋五花肉,是紧贴着肋排也就是排骨割下来的肉,一整片,这块肉也叫上五花,很容易辨认,就是俗称的“三肥两瘦”,因为紧贴排骨,质地比较紧实、硬朗,鲁菜里的坛子肉、浙菜里的东坡肉、徽菜里的稻草扎肉,都能用到它,原因就是它不容易变形。
家里做菜呢?平时炖五花肉就可以用它,红烧肉之类的也能做,总之,这块肉肥瘦相间,关键是肥肉与瘦肉层次分明,最适合炖着吃,炒菜就不太合适了,大家仔细想想。
六,腹五花肉
这个就好理解了,它的位置在肋五花肉的下面,也就是猪腹部的五花肉,区别于肋五花肉的是,它是“三瘦两肥”,第一,它在腹部位置,肉质不紧实,第二,肥肉少瘦肉多,综合这两点,它不容易定住型,所以适合做片状的炖肉,不适合块状的。

比如说传统菜肴里,客家的梅菜扣肉、湘菜里的红烧肉、川菜里的夹沙肉、东北菜里的猪肉粉条,都能用到腹五花肉。家里做菜,肋五花肉和腹五花肉都可以,炖制、红烧都行,只是说前者做成块状比较好看,后者做成片状比较合适,前者炖快、后者炖片。另外,前者肥肉多,后者肥肉少,大家按自己的口味来就行了。
七,坐臀肉
接下来的,就是猪尾部最上面的位置了,这块肉叫做坐臀肉,很好理解,猪用屁股坐下来,就是这块肉,说白了就是猪屁股。这块肉是一整块肉,特点是没有一点肥肉,缺点是肉质偏老。其实说是缺点,也只是相对的,你要看这块肉怎么用了,这就是我们老厨艺人的智慧了。

有些传统名菜,比如说川菜里的回锅肉、盐煎肉、蒜泥白肉,就必须用到这块肉,而原因正是取其肉质紧实、偏硬,就像回锅肉,用别的肉炒,还真炒不成灯盏窝的形状,肉片卷曲,酥嫩、筋道,这就是回锅肉的灵魂。在家里炒菜,要想吃出回锅肉的口感,就用这个坐臀肉吧。当然,这块肉只适合炒,而且是炒肉片,炒肉丝不合适,炖肉就更不行了。
八,后腿肉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个后腿肉了,这也是我们最常见、最常用的一块肉了。后腿肉紧贴坐臀肉,在它的下面,也是一整块肉。与坐臀肉截然相反的是,这块肉前面的一大块,是纯瘦肉,肉质比较滑嫩,是猪身上最接近于里脊肉的肉了,所以平时可以代替里脊肉,后面少部分,是纯肥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