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贵与宝钏的故事就像西游记,表面光鲜的背后却是满目疮痍。
宝钏很清楚薛能回来主要目的:一是见见等他十八年的傻女人,二是回来跟宝钏家里人算账!看过剧的都知道,薛当初是怎样受欺辱并记恨宝钏一家,最后又是怎样跟他们算账的,如若不是宝钏拼死相阻,王允等人的下场可想而知,而宝钏怕的就是这里。末了,宝钏在确认家里人无患的情况下,她也安心了,最后的心愿也了了,便撒手人寰。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宝钏父亲王允当初坚决否定薛平贵娶宝钏,不仅仅因为他是个乞丐。王允自己是状元,几十年来的摸爬滚打,最终坐上上丞相的位子,阅历何等丰富、眼力何等尖锐,当朝丞相,让女儿下嫁一乞丐,怎能说得通,嫌弃薛平贵乞丐身也是合情合理。
王允年少时也是穷困潦倒,跟薛平贵不相上下。要说彩楼招亲王允第一次拒绝婚事,可以说他嫌弃薛平贵是乞丐身,但是态度并不决绝,从他给薛平贵银两让他走就可以看出。不过之后薛平贵不要金钱要宝钏、拂尘而去时,王允已经看出他薛平贵傲骨不凡,能成大事,王允觉得某些方面薛平贵跟自己有些相像,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不敢让宝钏嫁给他,为什么?他怕薛平贵今后身份变了心也会变,可笑的是事实就是如此。
十八年前,宝钏年少,不明白为何父亲宁可断绝血脉亲情,也不想把宝钏嫁给薛,是王允不待见宝钏?肯定不是,宝钏是王允三个女儿中最疼爱的。王允也是没办法,他最心疼宝钏,如果真把她嫁给薛平贵,保不准薛成事之后会变心,辜负了自己的女儿,也是三气之下放弃了宝钏。
种种这些,宝钏年轻的时候不明白,十八年苦守后她明白了,应了那句话,人是会变的,那十八年来的念想,并没有随着薛平贵的回来而消失,因为她知道爱她的那个薛郎没有回来,她的心早就随着远赴西凉的薛郎走了,并且一去不返,而最后那十几天的存在,只为了还父母双亲的情债而已...
有人会问,为什么王允看薛那么准,还觉得跟自己年轻时像,但是王允并没有辜负他妻子。其实说到底,贯穿整个故事的就是薛平贵不信任宝钏而已,相符三千金,荣华富贵不要,下嫁给他一介乞丐,刚开始,他还会感动,时间久了,何况一去十八年,所以他很难相信宝钏会一等等他十八年还忠贞守节。
这隔阂就在于薛平贵的内心:宝钏是上位者,他薛平贵是低下的,尽管宝钏抛开一切跟了他,但在他内心深处,阶级还是很明确的,这是薛平贵从小到大受人嘲讽、受人冷眼的成长环境造成的,就像世人给他贴的标签,时刻提醒他身份卑微。但王允和薛平贵就不同了,虽然成长环境差不多,不过王允的妻子可是名副其实的糟糠之妻,一路伴他左右过来的,而不像宝钏一样有相差悬殊的阶级转变,何况与薛平贵结婚一月,相隔十八年。
一句话:大势所趋,造化弄人。
说道薛平贵,一个当时社会等级最低下的人,受尽了世人冷眼、嘲讽,成了大事位居上位,天差地别的阶级转变,顺带着人心理的转变,可以让任何一个英雄好汉瞬间变为一奸邪小人,这完全可能的。俗话说一口饭饿死英雄好汉,大部分的都饿死了,剩下没饿死的那寥寥几个人,能活下来靠的就是手段!大环境下,越受挫的人,得势之后会越变本加厉,那些以前的好全被磨掉,那些以前的坏也全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