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图案都像是不同的奖章,是自己对自己的犒赏,自我安慰,自得其乐。
都是跑步,但每次的配乐有讲究。位移地易,配乐宜矣。要根据地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音乐来伴奏陪跑。在镇江跑步,耳中回响的一定是马连良的名段《甘露寺》,“劝千岁*字休出口……”;在黄浦江边跑步,听的当然是叶丽仪的《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在合肥,伴我迈步的必定是韩再芬的黄梅戏《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而在呼和浩特跑,耳朵习惯的永远是悠扬的马头琴曲。
跑步的节奏也是选择配乐的决定因素。如果快跑,追求速度,那就听激扬、奔放、热烈的各类进行曲、童祥苓《智取威虎山》等,要是随便跑跑,拼拼耐力,那就让舒缓、深沉、平静的小夜曲、俞丽拿《梁祝》等在耳边响起。跑步的快慢和乐曲的节奏相得益彰,乐趣自见。
都是跑步,但追求不同,目的各异,因而心态有别,不过结果大致差不多,所谓殊途同归。有人意在减肥,这样的跑者关注的是体重的变化,与速度、筋骨无涉,秤的计数一旦升高,哪怕一二两,也倍觉不爽,浑身不自在,感觉跑步失败,要打退堂鼓;有的为了提速,他们在意的当然是步频、步幅、步数,快了笑逐颜开,慢了愁眉苦脸,但经过调整,方法一旦到位,成功是早晚的事;有人只为锻炼,强筋健骨,并不操心别的,状态好就快奔,累了就慢跑,步频高舒服就小步快跑,步幅大感觉好就大步狂奔,只要看到赘肉消失,胸挺腹收,小腿肌肉有棱有角,那份满足感和成功范儿就别提了。无论跑步为什么,结果总是“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
跑步还可以成为思考的载体。跑步时没有人打扰,不受杂事影响,眼前只有各种景物掠过,心比较安静,忘却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不用想社会的复杂与世事的纷扰,想一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潇洒与豁达;“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自在和豪放;“我要凭那松开的卷发,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的旖旎与多情……可以随感觉驰骋,任思绪飞扬。激起灵感,构思文章,涌出佳句,妙不可言。我有的作品就是在跑步的过程中灵感乍现,跑后整理成文的。
迈开步,跑起来,睹物观景,看人揽胜,经日升日落,历花谢花开,体会寒暑易节,感受雨雪换防,慨叹岁月无虚度,憧憬人生有华章,其乐无穷!
无论哪种跑者,不管有什么样的感受,坚持下去,至少能够强身健体塑型。这是跑步最大的益处。
钟南山坚持跑步七十年,村上春树七十二岁每天跑十公里,近乎神话。韩寒5公里跑用时18分36秒,平均配速3分43秒,于非专业运动员而言,简直神速。他们在业界是精英,在跑者中是引领。和我们一样,他们都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乃肉身凡胎,非钢筋铁骨。他们能如此,我们引为榜样,当不是东施效颦。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是啊,一天不学习,就赶不上总经理。不断学习是必须的。但光学习是不够的,还要不停地运动,持续地锻炼,那就是活到老,动到老。不敢说生命不息跑步不止,至少应该腿脚支持跑步不止,迈开腿,用双脚在大地上画出越来越多的一天与一天不同的画图。这样每天画出的不是好心情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