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嫁接苗的培育与管理 (1)接穗的采集与贮运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龄植株作为采穗母株。春季枝接时可结合冬季修剪选树冠外围取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作为接穗。以50根或100根为一捆,注明品种,放于冷库或阴凉湿润的果窖等处,用湿沙填充枝与枝之间、捆与捆之间的缝隙,并在周围用湿沙培好。 夏、秋季芽接,应在树冠外围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质 化的新梢作为接穗。最好随接随采,采集时间以清晨为佳,此时气温低、水分蒸发量小、接穗含水量高、湿润。采下的接穗应立即剪去嫩梢和叶片,保留0.8~1.0厘米长的叶柄,随即用湿布包好。 将采好的接穗捆成捆,使梢部向上装于编织袋内,袋口系绳,吊放于水井内,先将接穗基部在水中浸蘸一下,然后提离水面,一般可存放一周左右。接穗较少时,可用脸盆盛半盆清水,将接穗用湿布包裹后竖放到水中,存放于阴凉的土窑洞中,间隔1~2天换一次水,可存放数日。
(2)嫁接方法 ① 芽接法 a. “T”形芽接 选接穗上的饱满芽,在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切透皮层,再在芽以下1~1.2厘米处斜削入木质部1/2 后再向前平推到横切口处,然后用手推取盾形芽片。在砧木距地面 5~6厘米处,选笔直、光滑、无分枝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 再于横切口中间向下竖切一刀,长1厘米。用芽接刀尖挑开砧木皮层,将芽片插入 “T”形切口内,使芽片的横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对齐。最后用塑料条捆扎,注意露出叶柄。 b. 嵌芽接 在芽上方1.5~2厘米处呈30°角斜切入木质部, 然后在芽的下方1厘米处呈60°角斜切入木质部直至第一刀底部, 取下芽片。然后在砧木选定的高度上,选取光滑处,从上向下削一 个与接芽片长、宽相近的切口。将芽片插入切口,对齐两者形成层,用塑料条包严绑紧。 ② 枝接法a. 劈接 在距地面5厘米处剪断砧木,从砧木中间,垂直向下劈一个劈口,深度4~5厘米,在接穗基部用刀削两个3厘米左右长的削面,削面的两侧一侧稍厚、一侧稍薄,呈楔形。接穗削好后,撬开砧木劈口,将接穗厚的一侧向外,薄的一侧向里迅速插入砧木劈口中,使对齐接穗和砧木两者的形成层,接穗削面的上端应保留0.2~0.3厘米的 “露白”,最后用塑料薄膜条包严绑紧。 b. 切接 将砧木距地面5厘米左右处剪断、削平剪口,选择 较平滑的一面,用切接刀在砧木横断面上约为直径的1/5~1/4处垂直向下切,深度约4~5厘米。将接穗剪成带有2~3个饱满芽的枝段,用芽接刀在接穗基部削一个3厘米左右长的长削面,再在其对面削一个长约1厘米左右短削面,削面应平滑。将削好的接穗, 长削面向里、短削面向外插入砧木切口,对齐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接穗削面的上端应保留0.2~0.3厘米的 “露白”,最后用塑料薄膜条包严绑紧。
(3)嫁接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① 检查成活率与补接 芽接后7~10天即可检查成活,凡是接芽新鲜、叶柄一触即落的表明已经成活。未活的可及时补接或于翌年春季进行枝接。对于枝接,一般在嫁接15天后检查是否成活, 主要是看接穗的色泽和是否萌芽。枝条皮色鲜亮,芽体饱满是成活的表现;皮色皱缩发暗,芽体变枯是未成活的表现。对未成活的, 如有储藏的接穗,进行补接,如无接穗,可从接口下剪去一部分, 促发萌芽,选留一条位置好而生长直立的嫩枝进行培养,7~8月份进行芽接。 ② 解绑 芽接的多在检查成活时解除绑缚物。枝接接口的包扎物不能去除太早,否则接口易被风吹干,最好在新梢长到20~ 30厘米长时解除绑缚物。 ③ 抹芽和摘心 嫁接成活后,对砧木接口下的萌蘖应及时抹芽,节省养分,保证接穗 (芽)抽生的新梢健壮生长。苗木长到 70~80厘米时,大约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第一次摘心,剪除40 厘米以下的侧枝,在此以上选留3~4条位置合适的侧枝作为主枝培养,其余及时疏除,促进枝条粗壮,芽体饱满,作好圃内整形工 作。在一个砧木上插入均已成活的两根接穗,保留长势较旺的,疏除较弱的,且保留的接穗上只留两个侧枝,其余全部疏除。8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摘心,疏除过密的发育枝,促使枝条木质化。 ④ 施肥浇水 接穗成活后应及时浇一次水,4月下旬每株追施50~100克的尿素,浇第二次水;5月中下旬浇第三次水,7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每株追施磷钾肥,8月20日前每株施入2~3千克腐熟的有机肥和50克尿素,施肥后浇水,土壤结冻前浇封冻水。
1. 取材与消毒 在生长季,选择健壮的新梢,剪取4~5厘米,带回试验室内, 先用1%洗衣粉水溶液冲洗表面污物,再用自来水冲洗3次。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冲洗后的材料剪成 2~3 厘米长的枝段,先放入 70%酒精中消毒0.5分钟,再浸入0.1%升汞液中消毒15~2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材料用镊子夹到经过高压灭菌的盛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用解剖针剥取茎尖。切取0.5毫米长的茎尖,放置在 MS培养基上培养。 2. 芽分化和增殖培养 将切取的茎尖接种在 MS培养基上,并附加0.2毫克/升IBA、 0.1毫克/升 GA3、1毫克/升 BA、25克/升蔗糖、5~7.5克/升琼 脂,pH 值5.8左右。在25~28℃、光照1500~2000勒克斯、每 天光照12小时左右的培养条件下,培养30~40天后,开始分化新芽,不断生长和增殖,形成小的芽丛。经过3~4次继代培养,可长成2~3厘米高的无根植株。切取芽丛上的无根植株,转移到芽分化培养基 (1/2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即可达到无根植株的增殖效果。 3. 生根培养 切取2~3厘米长的无根植株,插入1/2MS无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蔗糖浓度降至15克/升,十几天后即可诱导生根。若生根效果不好,可在基本培养基中附加0.2毫克/升IBA 或IAA 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4. 移栽 瓶内生根的植株,移栽前需经过7~14天的光照锻炼,移栽时开盖锻炼1~2天,以沙壤土或松软的腐殖质土作为移栽基质。移栽后注意保温和适当遮阴,避免阳光曝晒。移栽后将温度保持在 20℃左右,并用塑料拱棚保湿,适当遮阳1~2周。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