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时威廉二世能够悬崖勒马,那么欧洲的未来尚可一救。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时候站在他身边的不是那个纵横捭阖的俾斯麦,而是一群热血军官和扩张意愿十足的资本大佬。
于是在大家的鼓励下,威廉二世终于下定了决心。
1914年8月1日,德国全国总动员450万大军,向俄国宣战。
全国总动员中的德国:
随着欧洲两大“天王”的下场,整个大陆的安全局势急转直下。
本来法国这边还保留着一丝和平的希望,该国的无产阶级领袖让.饶勒斯一直在致力于团结各国的工人阶级反对战争。结果在7月31日的时候,让.饶勒斯被法国极端分子当街刺*,不幸身亡,于是来自社会基层的反战力量也土崩瓦解。
法国在德国向俄国宣战后也开始全国动员,准备履行和俄国的军事盟约。
动员中的法军:
在得知法国开始全国动员后,德国在8月3日抢在法国宣战之前先对法国进行了宣战。
德国之所以急着先向法国宣战,主要是因为他们那些军事大佬的抽屉里放着一个早早就拟定好的军事部署:施里芬计划。
这个计划是专门为了应对德国被俄法两国包夹的不利形势而制定的。
按照该计划,如果德国同时与俄法交战,那就应该首先闪击法国,几个星期内搞定法国后再转过头去进攻俄国。利用俄国集结军队速度慢的特点,打个时间差,避免腹背受敌的情况。
所以只要战端一开,不管你法国宣没宣战,德国都要先干你。
德国人的动作确实很快,他们在宣战当天就对法国发起了进攻,不过因为德法边界有法国人长期经营的坚固防线,所以不好突破。为了达到闪击的效果,德国人决定取道“弱小”的比利时*进法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