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呼风唤雨的世纪问题清单(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10个问题)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8 11:39:1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问题清单,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10个问题(21)

第9课《古诗词三首》

1、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夕阳的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2、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第10课《爬山虎的脚》

1、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A、观察爬山虎叶子: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B、观察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2、根据课文填一填,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3、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如: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小练笔

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

示例:

观察豆子

我一直想看看豆子是怎么发芽的。星期一,我就开始泡豆子了。找了一个杯子,加上水,我拿起一颗黑豆,小心翼翼地放进杯子。“扑通!”拿起一粒花生,“扑通!”又是一颗黑豆和一粒花生,都接二连三地被我放进杯子。虽然这四个生命还没苏醒,但已经在我心中萌芽了。

星期二,我一起床就跑到杯子前,迫不及待地去看,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豆子没有发芽,我真恨不得大声对那些豆子喊:“喂!你快醒醒!”但忍住了。我不能这么心急,或许过几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过了一会儿,我就把这件事忘了。

星期三,我怀着怦怦直跳地心去看花生和黑豆,并且做好了心理准备。唉!还是不发芽,倒是膨胀了许多,胖乎乎的,真惹人喜爱。虽然没有看到它们发芽,能有个“小胖豆”也不错啊!

星期四,望着那四颗日渐膨胀的豆子,我觉得信心倍增,也许快发芽了。

在学校,老师让我们交流了观察情况,我这才知道,豆子是不能完全浸泡在水里的。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一个星期过去了,豆子还没有发芽。虽然我把水位掌握到和豆子一样高。我豁出去了,准备用“十一”的时间继续观察。

又是一个星期二,我的第一个花生发芽了,从花生的上面裂开一点儿缝隙,露出一点点小白芽,非常可爱。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也非常高兴。第一个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星期五,第二个花生也冒出了小白芽,使我对它们的生长充满了信心。再看看第一个花生,他的芽已经非常大了。我观察了十二天——一个星期零五天,工夫没有白费,正像爸爸妈妈常常教育我的:“有付出就有回报!

第11课《蟋蟀的住宅》

1、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l)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2)蟋蟀是如何建造、整修住宅的。

2、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选址:不肯随遇而安,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朝着阳光的堤岸)

动工:大多是在十月

挖掘:扒土(前足)→搬土块(钳子)→踏地(后足) →推土、铺土(后腿上的两排锯)

整修:一直到冬天

作者观察的时间长,且观察得很仔细。

3、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答:(1)蟋蟀的住宅本身是个伟大的工程。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2)蟋蟀的住宅耗时耗力,从十月一直到冬天,都在建造、整修。

(3)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4、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方法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

作者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写的作用是(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更能吸引读者)。

课文主要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本来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语言更加风趣幽默,使读者产生亲切之感,引起阅读的兴趣。而这个片段则是采用直接说明的方法具体地介绍蟋蟀的外形、体色、发声器、产卵器。语言准确,但没有课文那么生动有趣。

《语文园地三》

呼风唤雨的世纪问题清单,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10个问题(22)

呼风唤雨的世纪问题清单,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10个问题(23)

呼风唤雨的世纪问题清单,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10个问题(24)

栏目热文

千里眼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指什么(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千里眼指什么)

千里眼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指什么(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千里眼指什么)

知识点01我会写唤huàn(唤醒、叫唤、呼唤)纪jì(世纪、纪念、纪年)技jì(技艺、技术、口技)改gǎi(改正、修改、...

2022-10-28 11:26:22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什么(现代千里眼顺风耳分别指的是什么)

呼风唤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什么(现代千里眼顺风耳分别指的是什么)

基础知识---字 生字 唤 huàn 发出大声,使对方觉醒、注意或随声而来:呼~。~醒。~起。 纪 j...

2022-10-28 11:13:42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什么(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针对什么提问)

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什么(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针对什么提问)

同学们,大家好,这里是梁老师语文补给站,给你的语文学习充满能量。过去人们非常崇拜那些拥有超能力的人,例如,千里眼、顺风耳...

2022-10-28 11:22:19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3段仿写(仿写呼风唤雨的世纪小练笔)

呼风唤雨的世纪3段仿写(仿写呼风唤雨的世纪小练笔)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仿写第一单元1、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

2022-10-28 11:10:25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提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提问题的三个角度)

呼风唤雨的世纪提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提问题的三个角度)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给学生两种提问的技巧:1、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问题(就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提问)如:为什么说“这...

2022-10-28 11:20:13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千里眼和顺风耳指什么(千里眼和顺风耳指的是什么)

呼风唤雨千里眼和顺风耳指什么(千里眼和顺风耳指的是什么)

知识点01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认本课“唤、纪、技”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

2022-10-28 11:16:36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千里眼指什么(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千里眼指的是)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千里眼指什么(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千里眼指的是)

知识点01我会写唤huàn(唤醒、叫唤、呼唤)纪jì(世纪、纪念、纪年)技jì(技艺、技术、口技)改gǎi(改正、修改、...

2022-10-28 11:34:15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的什么(呼风唤雨的世纪发现了什么)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的什么(呼风唤雨的世纪发现了什么)

《呼风唤雨的世纪》收录在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需要掌握:26个汉字,17个词语。课文讲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

2022-10-28 11:14:55查看全文 >>

呼风唤雨的世纪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阅读理解及答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阅读理解及答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022-10-28 11:04:04查看全文 >>

创造与魔法弓箭技巧(创造与魔法如何把弓箭练好)

创造与魔法弓箭技巧(创造与魔法如何把弓箭练好)

前言蜀弓,是一支由姜维 庞统 诸葛亮蜀国三谋臣组成的高智商队,多称“麒麟弓”,盛名已久,坊间又称“平民四神队之一”。本期...

2022-10-28 11:09:2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