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迟自主如厕时间
我们常说的中国式把尿,就是指家长觉得宝宝应该要尿了,于是把个十来二十分钟,直到他尿出来为止。而受这种训练的宝宝,反而会推迟自主上厕所时间。
科学家对一双胞胎兄弟进行如厕训练。哥哥从出生第50天就开始进行训练了。在一岁半之前,哥哥如厕成功率与失败率呈交替浮动状态。近两岁后,他的成功率才基本稳定下来。而弟弟则是从2岁才开始进行训练,但他的成功率与训练了2年的哥哥不相上下。
这个实验说明:不是越早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越好,而是要等孩子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做好准备的时候,才可以开始。
★ 影响孩子性格
西尔斯也认为,孩子3岁前能否充分体验自主排泄的快感,对将来性格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宝宝若能自主掌握这种释放能力,他的性格会表现得比较温和。而这种掌控力被长期压抑的孩子,他则易出现紧张、羞耻以及逆反性格。
所以说,科学的如厕训练很重要,这不管对宝宝身体还是心理都意义重大,太早或太晚都不行的。
宝宝可以进行如厕训练的迹象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孩子在1-3岁时会经历一个“肛欲期”,也就是体验和满足排泄感受的发展阶段。
除了上述实验中显示的,如厕训练最好在2岁以后。宝宝也会有一些其他迹象会告诉你,他已经准备好,可以开始训练了。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若宝宝有以下8个表现,家长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1 、每天拉大小便的时间具有规律性
宝宝排泄的时间具有规律,不是指每天"按时"排放,而是他要大小便时会出现一些特有的表现。比如喝了水后就尿尿,或者一吃香蕉就有便意。
2 、会用一定的表情、姿势来表达自己正在大小便
比如我家大宝会立马蹲下(有时也是站着),一动不动,面无表情。每到这时我就知道他在干嘛了,只静静在旁边等着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