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桑榆指多大的年龄(桑榆是指多大年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9 06:17:4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比喻开始失败了,最后取得胜利。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据《后汉书・冯异传》:“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桑榆指多大的年龄,桑榆是指多大年龄(1)

桑榆指多大的年龄,桑榆是指多大年龄(2)

东汉冯异奉刘秀之命剿灭赤眉军,初战败于回溪,最终大胜于黾池。回溪现今河南洛宁县东北,黾池现今河南省渑池县。东隅指东方,桑榆指桑树与榆树,多种植在西边,因蚕食桑叶,桑叶入秋而枯,代以榆叶,所以桑榆多并植在一处。桑榆用来比喻日落余辉照射在桑榆枝端。东隅、桑榆,是指日升日落这一事物初始过程,故有: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通过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来比喻开始失败了,最终取了得胜利。

公元26年春天,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经过激战,打败了刘秀大将邓禹,9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河南渑池东)、宜阳(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60多天。这时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河南渑池礼庄寨)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

注解:

①垂翅回溪:回溪亦回溪阪,古地名,俗名回阬。亦省作“回谿”。即,东崤山阪。在河南洛宁县东北,长四里,宽二丈,深二丈五尺。《后汉书·冯异传》:建武三年(公元27年),冯异被赤眉战败,“弃马步走上,与麾下数人归营”,即此。具《通典·州郡》记载,回溪阪唐代俗名回坑。

垂翅:汉语词语,意思是失意、萎靡、落败;出自《后汉书》卷十七《溤异传》。

②奋翼黾池 [miǎn chí]:黾池古地名。《史记·商君列传》:“秦发兵攻商君,*之於郑黽池”。司马贞索隐:“郑黾池者,时黽池属郑故也”。黾池,县名。即今河南省渑池县。《汉书·地理志上》:“宜阳,在黾池有铁官也。黽池,高帝八年復黾池中乡民。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

奋翼:谓振起鳃旁的两鳍。《文选•宋玉<高唐赋>》:“鼋鼍鳣鲔[yuán tuó zhān wěi],交积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李善注:“翼,鱼腮边两鬣也”。犹奋翅,多以喻人振奋而起。汉贾谊《鵩鸟赋》:“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周书•贺拔胜念贤传论》:“及胜垂翅江左,忧魏室之危亡;奋翼关西,感梁朝之顾遇,有长者之风矣”。“奋翼”在《汉语大词典》第3312页第2卷1568参见:奋翼。

③东隅[dōng yú]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也指东方。

【解释】:

东角;东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明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

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逸周书·大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孔晁注:“东隅自殷以东,旅謁各使,陈其政事者也。”《隋书·许善心传》:“李虔僻处西土,陆机少长东隅”。

指日本。章炳麟《韵文集自叙》:“余生残清之季,逃窜东隅”。

④桑榆[sāngyú]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比喻晚年,桑榆晚景。

【解释】:

桑树与榆树。汉刘向《九叹·怨思》:“孤雌吟於高墉兮,鸣鳩栖於桑榆”。《晋书·夏侯湛传》:“鸿鵠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

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清魏源《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桑榆之时指的便是五十岁之后每个年龄层的老人,源于《魏书·游明根传》,“(明根对曰)臣桑榆之时,钟鸣漏尽,蒙皇上之泽,头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皇上大恩,臣之愿也。”即(游明根回应)我的年纪早已非常大了,这时年老力衰,受皇上的恩惠,得到善始善终,在家里渡过残年,接纳先帝和皇上的恩典,就是我所愿意的事儿。

比喻晚年;垂老之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隋书·王韶传》:“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 宋范成大《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清沉起凤《谐铎·虎痴》:“况我年近桑榆,家无兰玉”。

喻指隐居田园。《魏书·逸士传·眭夸》:“或人谓夸曰:‘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子何独在桑榆乎?’

,

栏目热文

桑榆的缺点(小叶榆好活吗)

桑榆的缺点(小叶榆好活吗)

作文高级词汇集锦易用词语 高级成语1.十分艰难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勤奋刻苦 2.朝乾夕惕,功不唐捐;3.准备充...

2022-10-29 06:13:54查看全文 >>

桑榆相当于现在什么年龄(桑榆是多少岁的人)

桑榆相当于现在什么年龄(桑榆是多少岁的人)

陈丽芳 《荷塘晓雾》 中国画 刘怡果 《赏花图》 中国画 郏宝雄 《女孩》 岩彩画 陈巽如 《岁月不留痕》 中国画 唐明...

2022-10-29 06:09:27查看全文 >>

桑榆指什么年龄段(桑榆相当于人多少岁)

桑榆指什么年龄段(桑榆相当于人多少岁)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男女古人都赋予相关的称谓,这些称谓通常都非常美感并极具雅致。看...

2022-10-29 06:12:43查看全文 >>

桑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东隅桑榆典故)

桑榆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东隅桑榆典故)

幼学琼林》全文(卷一) 卷一 天文 【原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

2022-10-29 06:23:34查看全文 >>

东隅和桑榆典故(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典故)

东隅和桑榆典故(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典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也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

2022-10-29 06:19:45查看全文 >>

家榆和山榆的区别(榔榆和家榆有何区别)

家榆和山榆的区别(榔榆和家榆有何区别)

榆木疙瘩,说的就是榆树,像极了受苦人,老成守旧,老脑筋不拐弯;它是树里的伟男子,像极了老农民,撑起一方天地,成就一世家业...

2022-10-29 06:11:49查看全文 >>

桑榆是好的还是坏的(小叶榆好活吗)

桑榆是好的还是坏的(小叶榆好活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语出自范晔所著《后汉书.冯异传》。这个成语的主要意思是指“有所失,必有所得”的辩证关系。冯异是东...

2022-10-29 06:05:25查看全文 >>

桑榆未老霞满天指的是什么意思啊(桑榆之年指多少岁)

桑榆未老霞满天指的是什么意思啊(桑榆之年指多少岁)

这句话出自于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隅,是角落的意思,但是不能就理解...

2022-10-29 06:09:00查看全文 >>

桑榆是什么典故(桑榆是借代还是借喻)

桑榆是什么典故(桑榆是借代还是借喻)

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不仅仅是政治史的创造者,同时,他们也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成语是汉文化的一...

2022-10-29 05:50:51查看全文 >>

桑榆有什么寓意(桑榆为什么能代表年老)

桑榆有什么寓意(桑榆为什么能代表年老)

有些人只需一眼就让人神魂颠倒,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一见钟情。有些名字也是,让人看一眼就犹记于心,这些名字都很美,用在孩子...

2022-10-29 05:58:1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