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应激反应发生时,为便于逃跑,乌龟会将体内大量物质和能量,通过血液输送到四肢的肌肉组织中,以便随时逃离新环境。这种不均衡的物质和能量分配方式,必然会导致流入其他组织器官,例如肺、胃、肠等器官的血液量减少,造成氧气和营养物质等缺乏,引起内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进而产生损伤和病变。经常有龟友反映,新买的温室龟出现不明原因暴毙,或者吐血而死,多数都是长期严重应激反应的结果(损伤了内部器官)。
除了可以造成内部组织器官损伤或病变,应激反应还会抑制免疫系统,减弱免疫功能,使乌龟更容易生病。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腐皮腐甲,这是新入温室龟的多发病。多数人都认为其是水质不洁引起,强调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应激反应破坏了皮肤的免疫功能,致使皮肤感染。频繁换水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会加剧腐皮腐甲的发生。

乌龟腐皮腐甲很常见,但其发生具有明显规律性。一般多出现在新龟阶段,适应环境后就不容易再出现;老龟也可能会因为环境突变(如频繁换水)而腐皮腐甲。不少朋友用非常洁净的凉白开或矿泉水养龟,但仍难以避免腐皮腐甲的出现。也就是说,龟仍是那只龟,水也是清洁的水,只有当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时,腐皮腐甲才容易出现。这是单纯用“水质不洁”解释不清的;而了解应激反应后,就能很好理解这一问题。
皮肤(含龟甲)是乌龟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体表组织,相当于天然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屏障作用。一是对外阻止各类环境有害因子,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避免对内部各组织器官造成伤害;二是对内防止皮肤中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及脂肪等的丧失,从而维持皮肤屏障作用的稳定。
(2)抗菌作用。乌龟皮肤具有天然免疫防御机制,还与其分泌物中含有的一类抗菌物质有关,即生物活性多肽。研究表明,活性多肽通常具备多样生物学功能,如免疫调节、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实际上,皮肤表层含有大量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但乌龟却并不会因此而生病,这就与活性多肽物质的抗菌作用有关。

正是由于屏障作用和抗菌作用的存在,正常情况下乌龟并不容易出现腐皮腐甲问题。那么为何应激反应时就容易出现了呢?如上文所述,应激反应发生时,乌龟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分配是不均衡的。皮肤组织同样由于流入的血液量减少而受损,减弱了屏障作用和生物活性多肽的分泌,使得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趁机感染,这才造成了腐皮腐甲。同理,新入温室龟的拒食、肠炎、吐血和暴毙等,也大多都是在应激反应作用下,内部肠胃等器官受损、病变带来的最终结果。
3、宠主认识不足和饲养失当,加剧了温室龟生病或死亡
如上文所述,温室龟长期生活于温室环境,对气温的突变难以适应;单一的温室环境,也造成温室龟容易因为环境改变过大而应激反应。也就是说,温室龟之所以爱生病,是因为气温不稳定,温差大而生病;同时养龟环境不稳定,容易因应激反应而生病。只要认识到了这一点,温室龟就没有那么难养了。温室龟到家初期,只要能保证温度不忽冷忽热,并给乌龟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环境,不去过多打扰,让其安心静养,温室龟也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顺利度过应激反应期,减少或避免生病和死亡。只要度过了初期这段时间,温室龟就皮实多了,并不难养。

已经顺利度过应激反应期的温室龟
但很多宠主对于温室龟的特点认识不清,买回家后饲养失当,最终才使问题更加严重。新龟到家以后,不是从营造稳定的环境入手,让温室龟安心静养;而是着急让乌龟开口吃食,担心水质不清洁……。于是每天换着法子喂食、频繁换水,经常去观察、把玩乌龟。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环境一直难以稳定,加剧乌龟的不适感,更利于应激反应的发生,使得温室龟动辄生病,直至死亡,而宠主却将其原因归结为温室龟体质太差。其实根子不在于龟(体质差),而是养龟的人(不当饲养)。着急喂食、着急晒背、着急换水……等等过于急躁的做法,最终使得温室龟生病或一命归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