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福至心灵的去请教村里的圣人——也就是他的姐夫朱先生,得知是“白鹿”精灵的显现后,他坚定的认为这是白鹿神灵对他的眷顾,于是千方百计地拿自己的天字号好地来和鹿子霖交换,并把先人的亡灵转葬在这块风水宝地里。
鹿子霖自然大喜过望的答应了,但没想到从此之后两家的风水命运却是发生了逆转,本来顺风顺水的鹿家开始诸事不顺,而白家却是青云直上——尤其是一连生了两个男娃再加一个女娃,硬是压倒了鹿家的两个,这在那个极其重视子嗣的年代,远比金银财宝更让人羡慕。
而这,白嘉轩全部都归功于白鹿神物的庇佑,对此我们无法简单的用“迷信”或者“愚痴”来形容,就算是现如今很多成功人士也对风水等等深信不疑(包括香港的几位著名富商),我们最多只能说白嘉轩这是得到了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其成功一部分归结于运气,另一部分则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吧。
但不管怎么说,白鹿村的村民们,对于白鹿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却是可见一斑的了,对他们来说,这白鹿就是他们白鹿村的图腾也丝毫不为过。
白狼——乱世之征——天灾人祸的象征上面谈完了白鹿,我们再来聊聊白狼。
在农耕文明为主的我国的封建社会,狼自然属于非常不受欢迎的种群——尤其这种动物凶残,冷酷,团结,坚毅,狡猾,能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也许单个战斗能力远不如虎豹熊等猛兽,但若团战的话,狼群足以灭掉任何竞争者。
因此,在强悍的草原游牧民族之中,有许多都是以狼为图腾,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纷争战斗的几千年里面,那绣着狼头,来去如风的游牧军队的战旗,不知道给相对平和的农耕文明下生活的百姓们带来了多少的噩梦,元朝甚至直接掌管了中原大地近百年。
所以在汉族的文化当中,自然很难给狼好脸色看了,比如同是《诗经》的这一首《狼跋》。
《诗经.国风.幽风.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这里就用狼的丑态来反衬“公孙”王族的潇洒和从容,可见从西周开始,狼就不受广大民众们欢迎了。
而在白鹿村同样如此,第一次是在“反正”之后,白鹿原上突然出现了一头恐怖的白狼,“那是一只纯白如雪的狼,两只眼睛闪出绿幽幽的光。白狼跳进猪圈,轻无声息,一口咬住正在睡觉的猪的脖子,猪连一声也叫不出,白狼就撮着嘴吸吮血浆,直到把猪血吸干顺尽,一溜白烟就无影无踪地去了。”
这只幽灵一般神出鬼没的白狼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而面对这种天灾,鹿子霖也全力支持白嘉轩,一致同意修围墙来抵御这只凶残的怪物。
全体村民对此决定都是一口答应,而且热情甚至超过了族长和工头,大家都自发的要求加班加点,日夜不停,人停夯不停,一定要最快时间内把围墙修好,以守卫他们的家园不受侵扰。
而且围墙修好之后,村里十六岁以上的男人们都老少搭配分成巡逻小组,夜夜放哨,有一夜白狼真的来了,却被值夜的人放了一枪给惊退了,从此再无音讯。
其实,这里的白狼并不单单只是一只“野兽”,它其实代表了凶残,险恶,丑陋的一切外在敌人,而白鹿村的全体村民在族长的带领和族规的武装之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将这个外敌击败不说,还增加了全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他们不会畏惧任何外部的困难。
红尘君说综上而述,我们就会明白,这白鹿和白狼,其实并非仅仅只是两匹动物,而是有着丰富的蕴含。
在当时的农耕文化之下,对于白鹿村的全体村民们,白鹿代表了吉祥美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子孙满堂等一切美好的愿望,相反白狼则代表了凶残,狡诈,无耻,恶毒等一切假丑恶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