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由种各原因导致的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的疾病,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
高脂血症的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与中医学的“痰浊”、 “痰瘀”相关。因为痰与瘀互存互根,故高脂血症的发病也往往痰瘀同病。发病原因有饮食不节,膏粱厚味使肠道吸收过多水谷精微,其次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使血脂质消耗、利用、分解减少,另外,还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血管内外的高血脂引起痰湿,进一步引起痰淤,从而阻碍供血,引起脏腑组织缺血,进一步引起各种继发病变,例如肝郁、脾虚、肾虚、热壅、寒凝等。常用的降脂药除了他汀、贝特类,临床上还有很多中成药可以选用。
脂必泰胶囊,组方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经典验方 “泽泻汤”中的泽泻,白术与红曲,山楂配伍而成。具有消痰化瘀,健脾和胃的功效。主治痰瘀互结、气血不利所致的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本品入选《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全面改善血脂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达到糖脂兼顾效果,更适合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复方降脂片,主要成分为蒲公英、山楂、槲寄生、黄芪、五味子。蒲公英、山楂、槲寄生、黄芪、五味子。具有清热、散结、降脂作用。主治郁热浊阻证,症见头晕头重、腹胀纳呆、神疲倦怠、腰膝酸软、自汗、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涩。
绞股蓝总苷片,主要成分为绞股蓝总苷。本品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主治心脾气虚、痰阻血瘀证。症见有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脘腹胀满、舌暗苔厚腻、脉濡滑。具有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
健脾降脂颗粒,主要成分为党参、灵芝、南山楂、丹参、泽泻、远志。具有健脾化浊、益气活血作用。本成药用药重在益气健脾,利湿化浊,兼以活血化瘀,佐以消导化积。健脾利湿以治本,活血消积以治标。适用于高脂血症属脾虚失运,湿阻血瘀者。用于脾运失调、气虚血瘀证。症见眩晕耳鸣、胸闷纳呆、心悸气短、呕恶、舌暗苔厚腻、脉濡滑。
脂必妥片,主要成分是山楂、白术、泽泻等中药制成,主要用于治疗心胸、满闷的症状,用于治疗因为痰凝气滞导致的高脂血症,也可以化痰消结、健脾和胃、恢复胃肠道的代和吸收功能、提高食欲。山楂、白术两种药物都可以起到健脾消积的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可以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还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脾气虚弱导致的痰湿困脾,缓解神昏乏力、四肢困重、头晕无力的症状。
脂脉康胶囊,处方组成主要为普洱茶、山楂、荷叶、三七、茺蔚子、莱菔子、何首乌、杜仲、桑寄生、刺五加、黄芪、黄精、大黄(酒制)、葛根、菊花、槐花。消食、降脂、通血脉、益气血。主治瘀浊内阻、气血不足证。症见头晕头重、耳鸣目眩、健忘、胸闷胸痛、腹胀纳呆、泛恶、神疲倦怠、腰膝肢麻或疼痛、大便干燥、舌暗淡青或紫、苔白腻、脉弦滑或弦涩。本药重在清热利湿,兼以益气活血,补益肝肾。适用于瘀浊内阻型高脂血症兼有肝肾不足,湿热瘀阻者,本品清肝之力较强,亦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其次,中成药还有丹香清脂颗粒、正心降脂片等等,可供临床选择。常用中药汤剂有补阳还五汤、健脾降浊汤、化痰逐淤汤、千金苇茎汤、温胆汤、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瓜蒌薤白汤、血府逐瘀汤、滋阴活血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