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顶臂屈伸
这是一个练肱三头肌长头的动作,长头通常是三个头当中增长潜力最大的头,也是决定练了“手臂下端肌峰”美感的关键位置。
注意观察一下长头的解剖结构,它的肌腱起点是从肩胛骨上延伸出来的。
这意味着,执行任何过顶臂屈伸时,固定好肩胛骨可以促成更稳定的长头收缩效果!

这也是我经常建议用牧师凳或者肩推凳这类“半高的凳子”来执行过顶臂屈伸的原因,它们不会阻碍肩胛骨活动,允许你的上背部和肩胛骨做出自由调整,最终你会舒服地将两个肩胛骨压在凳子的最上端。如果换成上斜卧推凳——上背部和头部有阻隔,你很难操控这些细节。
注:在这个类别中,我特意没有罗列推举和侧平举这些三角肌动作,因为肩胛骨和肩关节是一体的,当你想要完全收缩三角肌时(大幅度活动肩关节),肩胛骨必然也附带有活动。
所以严格来讲,你无法在推举和侧平举时确保肩胛完全不移动(充其量,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它的活动)。
类型3:肩胛骨状态不那么重要的动作
或者说,无需过份留意肩胛骨状态的动作。
硬拉
硬拉通常是一个主练下肢的动作,主动肌是腘绳肌、臀大肌;稳定肌是竖脊肌、腹直肌、斜方肌。
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份关注肩胛骨状态可能会起到反效果,破坏了下肢发力模式。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髋铰链作用上——腘绳肌和臀大肌如何通过“拉长-缩短”来移动你的躯干。

硬拉天王安迪博尔顿指出:在设置硬拉启动姿势时,肩胛骨和上背部是放松的,腘绳肌、臀大肌、竖脊肌是紧绷的。
而在拉起之后,肩胛骨也不需要刻意的向后夹紧——毕竟阻力是垂直作用的,而不像划船那样水平作用。你再怎么夹,也无法给上背部肌肉带来太多的强化作用,反而可能导致腰椎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