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拉氏瘤药树(图片来自网络存疑)
含两种甜蛋白的伯拉氏瘤药树伯拉氏瘤药树(Pentadiplandra brazzeana)是原产于非洲的最后一种甜蛋白植物,为瘤药树科瘤药树属灌木植物,其甜味来源也是果实。
伯拉氏瘤药树与前三者相比它的名声要小很多,这可能与其分布范围狭小,野生种群数量较少有关。
但瘤药树也有特点,它是唯一一个分离出两种甜蛋白物质的植物。
1989年科学家从其干燥的果实中分离出了甜度是蔗糖甜度500倍左右(同质量相比)的培它丁(Pentadin);1991年又从其新鲜果实中分离出甜度是蔗糖甜度2000倍左右(同质量相比)的布那珍(Brazzein)。
其农业价值和商业价值还处于开发阶段。
宽叶仙茅
能被水、酸、盐唤醒甜味的宽叶仙茅宽叶仙茅(Curculigo latifolia)原产自马来西亚,是仙茅科仙茅属草本植物。
其甜味来源也是果实,1990年人们从宽叶仙茅果实中分离出仙茅甜蛋白(Curculin),其甜度是蔗糖甜度的500倍以上。
不过仙茅甜蛋白的热稳定性较差,当超过50℃时,就会失去甜味,但它更具特点。
仙茅甜蛋白本身是甜的,甜味能维持5分钟左右,不过时间过后,再喝水的话还能感觉到甜味,更神奇的时再吃酸甚至时是盐(NaCl)甜味都会回来。
有这些特性宽叶仙茅和仙茅甜蛋白也定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不过就目前来看,仍处于试验阶段。
马槟榔植株
中国独有的马槟榔马槟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甜蛋白植物,由于种植难度大,当前除极少数试验栽培外,其它均野生存在于我国云南东南、广西西南、贵州南部的高海拔地区。
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是山柑科山柑属热带、亚热带大型木质藤本植物(数米到数十米),其甜味来源于种子。
1983年我国学者从马槟榔种子中分离提取出马槟榔甜蛋白也叫马宾灵,其甜度是同质量蔗糖甜度的100——400倍。
虽然马槟榔甜蛋白的甜度比不上其它五种植物所含的六种甜蛋白,但是在其它方面马槟榔甜蛋白有着较大优势,比如说热稳定性,马槟榔甜蛋白能在85℃的环境下,维持48小时不变性,这是当前所有甜蛋白都远不能达到的,因此作为加工品来说,马槟榔甜蛋白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马槟榔成熟果实
不过由于马槟榔的繁殖能力差、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当前马槟榔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濒危物种。
所以当前的首要目的不是开发其价值,而是对野生马槟榔种群进行保护,并加快人为种植马槟榔的试验研究。
本文我只是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这6种甜蛋白植物和7种甜蛋白,介绍的虽然简单但它们每一个都不简单,健康市场、特殊人群,背后有太多的“文章”可做。
希望将来不久的一天,它们都能有较好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独有的马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