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只是地球表面的薄薄一层,土壤也只是地壳表面的薄薄一小层(图:shutterstock)
目前地球上现存的土壤,生成时间多晚于距今约258.8万年前到约11.7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时空之旅中,不同成土过程造就了不同土壤独有的性状特征。例如发育在高山冻寒气候条件下的冻土,主要以原始成土过程为主。而发育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红壤、砖红壤,则主要以脱硅富铝化过程为主。
西伯利亚的冻土,与热带雨林的红土,差异巨大(图:shutterstock)
十九世纪末,俄罗斯著名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土壤发生学说,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归纳为五大成土因素,该学说是如今人们理解土壤形成过程的重要依据。依托于不同成土因素的组合,地球上的土壤分布广泛,种类多样。
各种各样的土(图:shutterstock)
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让土壤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区域性状差异。在区域划分上,我国气候分布被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蒙新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片区。其中东部季风区的土地资源较为优越,生产潜力也较大。资料显示,该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7.6%,但却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