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用时间比较长,而且是单位点*菌剂,不像硫制剂和铜制剂,所以现在抗药性比较厉害了。注意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会转变成多菌灵发挥*菌作用,它和多菌灵混在一起用,只是增加了浓度。
三唑类:
对于炭疽病,三唑类药中苯醚还可以,其他的都比较差,最好用咪鲜胺,效果好。三唑类对作物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其中苯醚、腈菌唑抑制作用最弱,可以在幼果期以前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用上一两次。现在苯醚抗性已经比较强了,最好和其他*菌剂混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嘧菌酯说它有内吸传导性是不正确的,其实是渗透能力比较强,能短距离传导,比如在叶背叶面之间相互传导,叫做层移。醚菌酯的移动性没有嘧菌酯好,但是有熏蒸作用,在温度比较高时用效果好。醚菌酯*菌谱相对于嘧菌酯窄一点,对白粉病、白腐病效果好;而嘧菌酯对霜霉病的效果也较醚菌酯好。吡唑醚菌酯是在醚菌酯的基础上研制出来。
高等真菌讲了这么多,接下来说一说葡萄上一种很常见的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那就是霜霉病,看看有哪些药剂比较好。
霜脲氰、噁唑菌酮:
霜脲氰能抑制游动孢子的释放,菌丝的形成;噁唑菌酮能阻止孢子囊中孢子的释放(但是对低等真菌效果更好)、抑制游动孢子的游动、在很短时间内引起游动孢子的溶化、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这两种药都能抑制游动孢子的释放,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就说过,霜霉病菌的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病菌一般以孢子越冬,所以这两种药剂和霜脲氰与保护性*菌剂代森锰锌的复配药剂,应在早期孢子还没有萌发侵染时使用。
霜脲氰内吸性不强、持效期短,但是噁唑菌酮移动性强、又耐雨水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