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米的好朋友依依,是姥姥姥爷带大的。最近姥姥有事回去了,依妈还担心爷爷奶奶来孩子不适应,结果事实完全打脸。
依妈发现,孩子除了刚开始的半天有点别扭,后面完全无痛过度,天天追着爷爷奶奶玩,祖孙3人可亲近了。晚上偷偷问依依:“你想姥姥姥爷了嘛?”,熊孩子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想!我发现爷爷、奶奶更好!”
依妈表示:虽然童言无忌,但还是觉得这孩子有些不识好歹。姥姥姥爷那么疼她,临回去前几天姥姥还总偷偷掉眼泪。回老家后老两口每天坚持视频,这熊娃分分钟竟然就把姥姥姥爷给忘了,感觉有点渣。
去搜了一下,发现有这样困扰的父母还不在少数,难道这些熊娃真的就是“白眼狼”吗?
为何姥姥姥爷带大,反而和爷爷奶奶更亲?优米经常和依依玩,也算深度参与了依依与姥姥姥爷的相处模式。观察过祖孙的相处,毫无疑问老两口非常疼爱外孙女:
还记得优米7、8个月时,我为了省事买了不少现成的辅食。但依依的辅食从来都是姥姥现做的,老人深怕买的有添加剂。就算依依已经4岁了,她现在吃的鸡蛋、面粉都是姥爷托人从老家寄过来的!付出这么多换来一句“爷爷、奶奶更好”,也难怪依依妈会那么失落。
但作为近距离观察过祖孙相处的第三方,自认自己的观察能力还算准确,我可能知道依依更亲近爷爷奶奶的原因:
原因一:缺乏归属感
很赞赏老人对孩子无私的爱,但却对他们的一些表述方式保留意见。
依依每次淘气犯错时,姥姥姥爷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骂你是帮*妈教育你,要不是为了帮*妈,谁会跑这么远来带你这个小东西?”每当这时,依依都会显得很焦躁。
老人丝毫没意识到这句话对一个3、4岁的孩子的*伤力有多大!
6岁前,孩子对语言非常敏感,但由于理解能力不到位,这句话很可能会被她翻译成:我们带你是因为*妈,我们根本不爱你!
可想而知,天天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孩子,会多么缺乏归属感?怎么可能还和姥姥、姥爷亲!
我还见过小区里一位姥姥对外孙说:“你是外孙,乐乐哥哥才是姥姥的孙子。等你大点去幼儿园,姥姥就得回老家看乐乐哥哥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思想在某些地方早已根深蒂固,不少姥姥、姥爷始终认为外孙是外人,只有儿子家的孩子才算亲孙子。这种思想下,会不知不觉地对亲孙子偏爱。时间一长,孩子自然也能察觉出来,就会变得疏远。
原因二:姥姥姥爷要求更严格
依依爸爸是北大的高材生,平时忙于工作,教育孩子的任务大部分则落在了姥姥、姥爷身上。虽然姥爷是退休老教师,但对此也表示亚历山大,毕竟女婿北大毕业,孩子如果教不好,他担心自己不好交差。于是,老人对外孙女自然会严厉一些。
4岁半的依依,目前已经开始学习英语、绘画、舞蹈、数学逻辑等,一系列学前教育课。最近由于疫情很多线下课程都关闭了,但这却难不倒身为老教师的姥爷,外语、数学随手就来。
依依好不容易能休息下了,谁知姥爷多才多艺,完全毫无破绽。这不姥爷一走,小日子立马舒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