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总体变形。
一旦设置好空间塌陷的基本参数,如中心点位置、建筑物倾倒速度、与塌陷区域扩展速度等,像这样视角下的建筑,基本不用考虑太多的材质细节,渲染起来速度也会较快。
像这样能看出部分材质细节的空间变形镜头:
卷福奔逃。
位于画面纵深空间前景和中景位置的两三栋建筑是现场实拍,包括在倾斜镜头中奔跑的人物;而远处相对前景建筑发生扇形倾斜的建筑,则是电脑生成的三维模型。对特效师而言,实现这种魔幻的倾斜效果,要比模拟符合现实效果的坍塌简单得多。
说起变形效果,很多人会想起卖拷贝老师的《变形金刚》系列。同样是由工业光魔操刀,本次《奇异博士》应当只能说是“牛刀小试”。相对于变形金刚们动辄数以万计的、不同的零部件,关键是导演要求它们的移动、组合的轨迹,都要符合常规汽车的物理合理性。
《奇异博士》中的很多空间变形效果,在“魔幻”的大框架下,就无须考虑合理性,可以怎么花哨怎么来。比如说这个镜头中:
片中建筑都可以“大挪移”。
可以说是随意乾坤大挪移,空间所有物件的去向,都无需理由。不用考虑物理限制的变形,简直能让特效师从梦中笑出声来!
更让特效师们省心的是,片中很多空间变形,都是规则几何图形变换,具有可重复的规律可循:
很多场景都是几何变形。
注意反派们脚下的地板砖图形变化,赞一看令人眼花缭乱,定睛一看,则是很有规律的万花筒效应。这种规则几何变形,足以让程序猿们感动得飙泪。
即使复杂如至尊魔法师古一大仙的镜面空间大阵,无非也只是变形点更多、变形效果更多样而言。其实,将整个场景分解成廊住、窗户、拱梁、门楣等局部空间的话,这就是很多规则几何变化的大集合而已,依然是特效师们喜闻乐见的活儿。
诚然,考虑到景别,这一镜头的三维建模精细度,比整个城市规模的要高得多。
此外,像以下这种在动画特效背景下、镜头伴随真实演员动作而运动的画面,基本上都会用到虚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