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
作者:枯木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清咸丰帝去世,临终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助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即同治帝)继位,是为同治帝。
同年九月,载淳生母皇太后叶赫纳拉氏(即慈禧太后)鼓动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勾结恭亲王奕訢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死肃顺,令载垣、端华自尽,罢景寿等五大臣职,实行垂帘听政,赞襄政务王大臣之名目遂废,史称“辛酉政变”、“祺祥政变”或“北京政变”。
当此之时,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大清,积弱已久,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首先是吏治腐败,官员们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其次是军队战斗力下降,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再就是财政上捉襟见肘,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社会上物价飞涨,税负过重,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