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鲢鳙最好用长杆
钓鲢鳙的饵料选择
鲢鳙可以说不挑食,只要是五谷杂粮它都吃,很多钓友都有用各种不同的饵料钓到鲢鳙的记录。但是钓鲢鳙饵料的状态特别重要:雾化好、比重轻是重中之重。目前市面上钓鲢鳙的饵料蓑笠哥都用过,可以说区别不是很大,因为我不看重味型,这个可以自己调整,捡便宜的买就行。
下面是钓鲢鳙两个特别重要的味型,不论是打窝还是垂钓都很重要:
臭;鳙鱼最喜欢比较臭的饵料,臭豆腐、发臭的豆渣、发臭的各种饵料打下去都能吸引它过来。传说榴莲对鳙鱼有特别强的诱惑力,这个蓑笠哥没有用过,贫穷限制了我的动手能力。但是另外一个比较常用:臭鸡蛋。这个东西的气味对鳙鱼的诱惑无以伦比,添加了臭鸡蛋的饵料诱鱼和垂钓都要比别的添加剂效果强好几倍。另外蒜粉也有一定的效果,虽然比不上臭鸡蛋,但是加了之后渔获能至少提升三分之一。
酸;这个是白鲢的最爱,我一般都会一年买个5KG装的醋精,便宜方便也好用。不管是窝料还是饵料都会添加一点进去,总是会比别人先上鱼。其他的诸如小米醋、酸奶这些效果都是差不多的,你也可以适量添加。
钓鲢鳙自制饵料分享:豆渣(打豆腐或者豆浆的地方很多,甚至不用钱可以拿一大包)十斤、熟大豆粉五斤、轻麸2斤、生鸡蛋十个、大蒜半斤(剁碎)。将它们充分混合,调整至干散的状态用一个大塑料袋密封,太阳下暴晒5-7天或者阴凉地方放15天左右即可使用。使用的时候可以用适量的轻麸和拉丝粉调整状态,这个配方蓑笠哥自己用了很久,渔获很不错!
鲢鳙喜欢酸臭饵料
钓鲢鳙的抽窝
刚学钓鲢鳙的时候抽窝特别频繁,而且抽窝的方式也很好用:快速诱鱼、固定水层诱鱼。但抽窝确实比较累,频繁的抽竿哪怕不上鱼胳膊很快就会变酸,你只要不抽了鱼群又会很快离去。
现在用打窝的多了,先开一盆饵料打一半到钓点(有风的话打到上游一点),每隔5-10分钟再打3-5把。然后观测鱼星,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就会鱼星过来,这个时候再开始钓不迟,大大节省了体力。然后上几条鱼之后补一把窝子,这样窝子会越来越大,鱼儿越来越多,哪怕惊窝也不会长时间没有鱼吃钩。
如果你想要抽窝的话,建议你饵料水比低一点,大约1:0.7就行,丢入水里面30秒左右雾化完全,这样抽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鱼儿就会过来。等观测到鱼星或者钓起来一条鱼之后,加一点水吧饵料打粘一点至60秒左右雾化,这样会有更多的机会。
钓白鲢一定要抽窝
钓鲢鳙找水层
秋季的鲢鳙水层一般都比较靠上,事实上一年四季他们都是上层鱼,只不过秋季要更上层一点。一来呢水温合适,二来上层的食物较多。鲢鳙一般在不同的气压下面选择不同的水层活跃,只要你没有找对水层很难正口钓到它,但是来鱼后很容易锚到。
推荐使用从上至下搜索法:刚开始水皮(30CM-50CM)抽窝,发现鲢鳙鱼星之后,每隔5-10分钟调整一次水层,每次十厘米,直到上鱼之后固定水层,后面还可以根据浮漂的动作进行微调。
如果你发现频繁撞漂,不用考虑立马调整到水皮开始钓,然后再向下寻找。如果你发现浮漂轻微的向下一点一点,那么就要调深5CM,直到上鱼为止。值得留意的是,哪怕你正口上鱼,也不能完全说明你钓的水层刚好合适,一定要多条上嘴唇中鱼才能完全确定。挂到下巴、鱼肚子或者跑鱼都有可能是深了一点,有鱼星但是没有撞线又钓不到鱼那么就是浅了一点。
找水层很重要
钓鲢鳙钓位选择
钓鲢鳙的钓位很重要,它们群集觅食,喜欢去浮游生物多的地方(事实上可能是是浮游生物多的地方把它们吸引到了一起,并非喜欢群体活动)。所以一片水域里面的鲢鳙大多聚集在一起,那么其他的地方就相对较少了。下面是几个鲢鳙鱼群常出没的地方,如果蓑笠哥没有说到的话可以在评论区指出。
江河大回水湾;大江大河里面的鲢鳙一般都待在大回水湾,这里相对比较平静而且食物也比较多,不容易被流水冲走。鲢鳙虽然个体大,但是游不长久,所以喜欢呆在平静的地方。
拦水坝前面;一些小型江河里面都会有灌溉和防汛用的拦水坝,这里的水一般都很深。鲢鳙有逃水的习性,借涨水的机会来个鱼跃龙门,但是在没有机会之前它们会在拦水坝附近徘徊。
下午向阳的东岸(水深五米左右);鲢鳙觅食的时候趋光,下午的时候它们会趁着太阳没有下山微生物活跃的时候抓紧觅食,常常一片一片浮头。但是它们不会去浅滩,一般会去水深适宜且比较平静的大湾。
早上向阳的西岸(水深至少三米左右);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照射的是西岸,白鲢差不多7点左右就会开口,一般早说不会成群浮头,看是可以看到碗口大一片鱼星(花生米大小)。
下风口的大坝;大坝不用说,钓鲢鳙的首选位置,但是切记要深一点,钓离底都可以。
向阳大桦尖旁边;比较深的桦尖钓鲢鳙也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