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灰霉病发病部位一般是发生在小麦穗部,是威胁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小麦灰霉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
小麦灰霉病症状
80年代以来,该病已成为四川成都、重庆及浙江等长江两岸地区小麦穗部的重要病害,严重的病穗率高达12%~29%.该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叶片染病初在基部叶片上现不规则水浸斑,拔节后叶尖先变黄,且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病部现水渍状斑,褪绿变黄,后形成褐色小斑,最后变为黑褐色枯死,其上产生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孢子梗和分子孢子。春季长期低温多雨条件下,穗部发病,颖壳变褐,生长后期病部可长出灰色霉层。
小麦灰霉病病原
BotrytiscinereaPers.exFr.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由菌丝体或菌核生出,丛生,有分隔,灰色后变褐色,上部浅褐色,顶端树枝状分枝,大小220~480×10~2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生于枝顶端,单胞无色至灰色,大小10~17.5×7.5~12(μm),呈葡萄穗状聚生于分子孢子梗分枝的末端。此外,还可形成无色球形的小分生孢子,长3μm.该菌寄主范围广。
小麦灰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属弱寄生菌,在田靠气流传播,遇有潮湿环境或连续阴雨,病情扩展迅速,植株上下部叶片不同部位均可同时发病,形成发病中心。尤其是穗期多雨穗部易感病。感病品种叶鞘和茎秆上均可见到一层灰白霉。生产上积温低、日照少,3月份气渐低且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阿勃波、川麦20等发病重。
小麦灰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灰霉病的品种。(2)加强田间管量,提高抗病力。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是由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SBMV)引起的,也是小麦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在冬小麦的叶片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陕西等省均有发病现象,山东沿海、河南南部及淮河流域发生较严重。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症状
、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陕西等省均有发病报道,山东沿海、河南南部及淮河流域发生重。减产10%-70%,主要为害冬小麦,多发生在生长前期。冬前小麦土传花叶病毒侵染麦苗,表现斑驳不明显。翌春,新生小麦叶片症状逐渐明显,现长短和宽窄不一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条状斑块或条状斑纹,表现为黄色花叶,有的条纹延伸到叶鞘或颖壳上。病株穗小粒少,但多不矮化。该病症状与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相近,需镜检病毒粒体或用血清学方法区分。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病原
Wheatsoil-bornemosaicvirus简称WSBMV称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为直棒状二分体,长粒体300nm,短粒体92-160nm,病毒粒体直径约22nm.该病毒形态明显别于弯曲的线条状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致死温度60-65℃,稀释限点100-1000倍。在低温干燥的组织中可存活10个月左右。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主要由习居在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PolymyxagraminisLed.)传播,可在其休眠孢子中越冬。该病毒不能经种子及昆虫媒介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病土、病根茬及病田的流水传播蔓延。其侵染循环同小麦条斑花叶病。侵染温度12.2-15.6℃,侵入后气温20-25℃病毒增殖迅速,经14天潜育即显症。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如四川的繁6、绵阳19、山东的6596-33、石家庄的小红麦等。(2)轮作与豆科、薯类、花生等进行2年以上轮作。调节播种期。(3)加强肥水管理,施用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4)提倡高畦或起垄种植,严禁大水漫灌,禁止用带菌水灌麦,雨后及时排水,造成不利多粘菌侵往年传病条件。(5)零星发病区采用土壤菌法或用40-60℃高温处理15cm深土壤数分钟。
小麦霜霉病
小麦霜霉病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小麦霜霉病在小麦整个生长阶段都会发生但表现不同。
小麦霜霉病症状
又称黄化萎缩病。我国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区时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5.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变浅,并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染病较重的各级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
小麦霜霉病病原
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rium.,ShawetNarasimhanvar.triticinaWang&Zhang,J.YunnanAgr.又称孢指疫霉小麦变种,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从寄主表皮气孔中伸出,常成对,个别3根,粗短,不分枝或少数分枝,顶生3-4根小枝,上单生孢子囊。包子柠檬形或卵形,顶端有1乳头状突起,无色,顶部壁厚,大小66.6-99.9×33.3-59.9(μm),成熟后易脱落,基部留一铲状附属物。起初菌丝体蔓生,后细胞组织中细胞变形,形成浅黄色的卵孢子。初期结构模糊,后清晰可见成熟卵孢子球形至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小43.5-89.1×43.3-88(μm),卵孢子壁与藏卵器结合紧密。一般症状出现后3-6天,即可检测到卵孢子。叶片上叶肉及茎秆薄壁组织中居多,根及种子内未见,穗部颖片中最多。
小麦霜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卵孢子在水中经5年仍具发芽能力。一般休眠5-6个月后发芽,产生游动孢子,在有水或湿度大时,萌芽后从幼芽侵入,成为系统性侵染。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小麦霜霉病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2)健全排灌系统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3)药剂拌种播前每50kg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有效成分为25-37.5g)加水3kg拌种,晾干后中。必要时在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小麦眼斑病
小麦眼斑病又称茎裂病,是寄生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麦类作物及其他禾本科植物上的一种病害,病部产生典型的眼状病斑,边缘呈褐色。
小麦眼斑病症状
又称茎裂病。主要为害距地面15-20cm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病部产生典型的眼状病斑,病斑初浅黄色,具褐色边缘,后中间变为黑色,长约4cm,上生黑色虫司屎状物。病情严重时病斑常穿透叶鞘,扩展到茎秆上,严重时形成白穗或茎秆折断。
小麦眼斑病病原
Pseudocercosporellahaerpotrichioides(Fron)Dei称铺毛拟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营养菌丝黄褐色,线状,具分枝;还有一种菌丝暗色,壁厚,似子座。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无色,全壁芽生产孢,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圆柱状,端部略尖,稍弯,4-6个隔膜,无色,大小35-70×1.5-3.5(μm)。能寄生小麦、大麦、黑麦、燕麦。
小麦眼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成为主要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传播半径1-2m,孢子萌发后从胚芽鞘或植株近地面叶鞘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气温6-15℃,湿度和利其侵入。冬小麦发病重于春小麦。
小麦眼斑病防治方法
(1)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耕播土地,促进病残体迅速分解。(3)适当密植,避免早播,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4)选用耐病品种。(5)必要时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小麦(镰刀菌)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