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司机呼长宝在驾驶重载列车(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司机明白!”42岁的重载司机呼长宝检查完毕后,只见他伸直手臂,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指向前方:“绿灯,正线通过!”
早上8点34分,这辆2万吨重载列车缓缓开动了。
重载司机呼长宝驾驶重载列车前往秦皇岛(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自电煤保供以来,大秦线上600多名2万吨重载司机就保持着平均一个月出乘9次的频率。“电煤保供,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呼长宝说,最紧张时,他们出勤都是小跑前进。
面对我国电力和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的局面,2021年10月以来,各部门、各煤企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主产地煤炭产能快速释放。以山西为例,2021年煤炭产量达到11.9亿吨,发送电煤4356万吨。
而将这些电煤运往南方,大秦铁路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重载司机呼长宝在发车前检查列车(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所辖大秦线,全长653公里,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1/5,用户群辐射26个省、区、市,涵盖我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十大钢铁公司和上万家工矿企业。
2万吨重载列车开往湖东站前,先要在各个装车点装煤。
在晋能控股集团塔山煤矿的装车点,39岁的集控员闫文双眼注视着前方缓慢行进的车厢,一旦到了合适的位置,他便按压下煤键,80吨精煤通过漏槽轰隆隆倾泻而下。“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才能控制好下煤位置,保证车厢不偏重。”闫文说,塔山煤矿采用自动化装车系统,2万吨煤装车用时3个多小时。
从高空俯瞰,塔山煤矿的装车站被长长的列车围成一个“灯泡”形状,工人们说,这里就是许多省份的电力来源。保供高峰时,每天有8万吨煤从这里装车发运,足以让一个中型电厂运行一周时间。
为了将这些煤早日送到全国各地,大秦铁路24小时不间断运营,平均每12分钟就开出一列重载列车,是世界单条线路重载列车发运密度之最。
“我们每天发运煤炭130万吨左右。”湖东站站长林建民告诉记者。130万吨煤是什么概念?以318克动力煤发一度电计算,大秦铁路每天发运的煤炭量发电可超过40亿度。
“呜——”对面轨道内,每隔10多分钟便有一趟从秦皇岛返回的空载列车,双方鸣笛示警。
在塔山煤矿的装车站,列车上的煤堆被喷洒抑尘剂(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志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