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木(学名:Pistaciaweinmannifolia J. Poisson ex Franch.),又名清香树、细叶楷木、香叶子、紫柚木、虎斑檀,漆树科黄连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稀达10-15米;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黄色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4-9对,小叶叶柄被微柔毛,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较小,小叶柄极短;花序腋生,与叶同出,被黄棕色柔毛和红色腺毛;花小,紫红色,无梗,苞片卵圆形,外面被棕色柔毛;核果球形至椭球形,成熟时铜绿色,部分紫红色或粉红色;种子椭球形,黄棕色至黄褐色,少数粉红色。花期3月,果熟期9~10月。

清香木原产我国云南、西藏(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广西(西南部)等区域,生于海拔580-2700米的石灰山林下或灌丛中。

清香木由于生长地域不同,在自然的作用下,桩型多变,千奇百怪,老株树皮斑驳苍健,嶙峋奇怪,幼株青翠欲滴,玲珑可爱,尤其是一些悬崖峭壁生长的古老清香木,历尽沧桑变换,风吹雨打,常见舍利神枝,枯荣参半,堪与太行崖柏相媲美。

清香木奇特之处在于嫩叶鲜红油亮,娇嫩可人,喜庆十足,随之变为碧绿色,四季苍翠,兼之清香木枝叶有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因此不少参展作品,都会提前采取“脱衣换锦”之术,展现清香木的旺盛生命和火红的鲜叶,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和色彩对比,极富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