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剧情一直是悬疑探案类作品追求的故事效果,事件是否离奇曲折足够好看,事件背后的推动逻辑是否足够合理,都是决定悬疑剧故事品相的重要维度。落地在视角新颖而政局错综复杂的年代,让这个悬疑探案剧有了更为新鲜的口感和更耐琢磨的嚼劲。但这个新鲜的年代,同样也带给受众陌生感和疏离感,如何规避这种距离感?是该剧不得不解决的又一命题。
熟悉的烟火气,基层公务员的奋斗史
尽管以明朝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为故事背景,但该剧的整体内容却并不冷峻,甚至有些“生活流”,造成这样观感的原因在于该剧的人物设定。
《成化十四年》讲述了顺天府从六品推官唐泛、锦衣卫总旗隋州和西厂总管汪植合作侦破一桩桩奇案的故事。从功能上来看,这三位角色的设定各有价值,隋州是皇帝与太后为了制衡锦衣卫指挥使的“精英”,汪植是皇帝与贵妃为了制约东厂和锦衣卫的宠臣,而唐泛则是明朝基层执法机关顺天府的“公务员”,某种程度上代表明朝的法制。
看似高大上不接地气的人物设置,实际上他们每一个人都活得烟火气十足。
比如,职场上擅长推理善于从蛛丝马迹里寻找真相的唐泛,职场之外却是一枚妥妥的蠢萌吃货,与当下的宅男宅女们有着如出一辙的爱好。为了满足对食物的“美好”追求,他租住在偏远而廉价的城郊,即便如此,依然入不敷出沦为月光一族。为了糊口,这位基层公务员不得不发展副业——写言情小说。抛开明朝滤镜来看,唐泛的经历和职场奋斗史俨然一部“京城男子图鉴”。
如果说唐泛的经历是一出草根京城血泪奋斗史,那么隋州的际遇就是一个“官二代”白手起家的职场励志文。业务能力突出且富有正义感的锦衣卫隋州,尽管身为官二代,依然从职场基层做起。在破获侯府长子被*案后受到封赏,却引发上司的不满和打压,被派遣至外地调查“虐囚案”,陷入困境却无援兵,幸好平时人缘不错有两位挚友前来解救。此后因破获连环*人案再次被赏时,主动将功劳归功于领导……熟悉的职场文化,让荧屏外的无数职场人感同身受。
还有典型的政治家汪植,凭借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纵横官场所向披靡,成为皇帝制衡朝臣的一柄利器。为了请唐泛帮忙破案,他以唐泛违规写言情小说相挟;追查到女真族盗马一案的真相之后并未宣之于众,反而以此为把柄让朵颜三卫为其所用。“我帮你,你帮我”,这份政治手腕让其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能逆袭翻盘,颇有几分“纸牌屋”里政治人物的观感。
不同的年代却有着相同的人际关系,他们看似身处政治中心,却又自带市井气息;明明才华卓著却也有普通人的缺陷和无奈。这扑面而来的熟悉感,让作品打破了时空隔阂,拉近了作品与当下受众的距离。
离奇的故事,发人深省的社会寓言
如果说故事和人物是悬疑探案剧的血肉,那么案件背后的社会性、人性和情感,就是作品的“灵魂”。而这部剧里,每一个离奇案件的背后都是着独特的“社会寓意”,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仍然有着探讨价值。
比如,唐泛姐姐唐瑜的“和离”事件。在夫家备受欺凌的弱女子,被骗取嫁妆也不愿离去,为了孩子忍辱负重的她,在当下依然具有警示意义,那些屡见报端的家暴案,以及在离婚中因争夺孩子抚养权而撕扯的家庭,都能从中找到影子。
剧中的儿童拐卖案,背后的钱权交易和人性拷问同样犀利,与唐泛相依为命情同家人的冬儿失踪之后,唐泛的悲痛和失控,是无数失去孩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采生折枝”造成的悲剧,不仅震惊剧中的朝野,激起民愤,也让剧外的观众震撼,对于加强儿童看护有了更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