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7 09:24:4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到了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1)

说到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郭子仪。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两河(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自此之后,郭子仪南征北战,为消灭安史之乱的叛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对于另外一位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李光弼,却没有获得郭子仪一样的知名度。对于李光弼来说,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的战功,可谓完全不输郭子仪。

首先,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册封代国公。乾元二年(759年)五月,郭子仪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去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郭子仪平定河中兵变,册封汾阳郡王。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2)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基于此,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当然,对于郭子仪的功绩,在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和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则没有获得同样的名气。以下,笔者就来重点说一说李光弼这位唐朝名将。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其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一千余人、战马五千匹。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3)

嘉山之战后,李光弼想趁势攻取叛军的老巢范阳郡。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李光弼完全有机会在安史之乱的初期,就给安禄山的叛军致命一击。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李光弼取得大胜的时候,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逃奔蜀地,人心惊骇。在此背景下,李光弼直捣黄龙的计划,自然是无疾而终了。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的唐肃宗遣使追命郭子仪和李光弼赶赴灵武。

自此之后,李光弼和郭子仪一样,开始接受唐肃宗李亨的命令。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后,由北道夺取灵武。因此,太原之战的走向,直接关系到唐朝朝廷的安危。结果,趁着叛军内讧的机会,李光弼主动出击,斩*7万叛军。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太原之战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中,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4)

在太原之战中,李光弼充分发挥了指挥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但是,出于对武将的防备,唐肃宗李亨派遣宦官鱼朝恩来制衡李光弼等人。对此,在笔者看来,宦官对于武将的掣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唐军的作战能力,从而推迟了安史之乱结束的时间。

最后,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朔方军。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到了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功,获得了唐朝朝廷的认可和肯定。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禄山为什么谋反(5)

李光弼去世后,唐朝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在此基础上,在唐朝中期的名将中,李光弼得以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旧唐书·李光弼传》更是认为,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名将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而这,无疑是因为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得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栏目热文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150多年(中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年的朝代)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150多年(中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年的朝代)

公元756年夏,安禄山的大军在几乎未遇到抵抗的情况之下,开进了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曾经兴盛一时,让世人对其充满着...

2022-11-07 09:26:55查看全文 >>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

安史之乱有多乱又是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被谁平定)

公元754年,安禄山为了收买人心,一口气向唐玄宗提交了一份提拔了五百多名将军,两千多名中郎将的名单。事情传开后,长安城内...

2022-11-07 09:43:30查看全文 >>

安禄山怎么被谁杀的(安禄山为啥被儿子杀了)

安禄山怎么被谁杀的(安禄山为啥被儿子杀了)

初唐开始,大唐一直是世界文明国家的大哥大。然而,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走了下坡路,被本国军阀和外国蛮子打的屁滚尿流。惋惜之...

2022-11-07 09:01:28查看全文 >>

安禄山为什么谋反(安禄山最后的结局)

安禄山为什么谋反(安禄山最后的结局)

《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

2022-11-07 09:34:11查看全文 >>

唐朝安史之乱死了多少人(唐朝是被谁给灭亡的)

唐朝安史之乱死了多少人(唐朝是被谁给灭亡的)

安史之乱,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浩劫!叛乱爆发的前夜,唐王朝是何等地盛世辉煌,威加宇内,四海升平!一曲《霓裳羽衣曲》恢弘大气,...

2022-11-07 09:00:40查看全文 >>

安禄山杨贵妃什么关系(杨玉环临死前的一番话)

安禄山杨贵妃什么关系(杨玉环临死前的一番话)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

2022-11-07 09:10:09查看全文 >>

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

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

安禄山留宿杨贵妃寝宫那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名著可以提高历史人物的知名度,比如上下五千年,三国人物最是家喻户晓,并不是说魏...

2022-11-07 09:11:49查看全文 >>

朱温灭唐有多残忍(朱温媳妇的照片)

朱温灭唐有多残忍(朱温媳妇的照片)

朱温原本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军,立下了不少战功,逐渐做大了自己,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

2022-11-07 09:46:14查看全文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杨贵妃墓为什么不能挖)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杨贵妃墓为什么不能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名字叫清平调,是诗仙李白为杨贵...

2022-11-07 09:06:11查看全文 >>

唐朝怎么灭亡(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

唐朝怎么灭亡(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

唐朝历经300年,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开始,到最后被朱温所灭亡,唐朝末年民不聊生,地方割据严重,朝廷宦官把持朝政,许多起义纷...

2022-11-07 09:45:1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