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越窑青瓷胎骨特征(越窑青瓷特点记忆口诀)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08 13:40:4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3、 胎骨识别与釉色

釉色不但与釉料化学组成成分有关,而且也与窑炉中烧成气氛切切相关。

初唐,越窑虽然在窑炉结构上,获得了改善。但烧造中,一部分还原焰较好的器物,呈青色外,很大一部分,弱还原焰或氧化焰烧成,呈色便为青中泛黄或米黄色。

中唐,匣烧使呈色青为多。由于配料差异与窑炉气氛差别,所以呈色也有变化。

晚唐,由于大量使用匣烧,使釉色大为改观,加上窑炉烧造技术的改进,使窑温升高,使制品呈以青翠为多。“贡窑”所使用的匣烧,其质量达到极精的程度,所呈釉色“似冰”、“类玉”,晶莹滋润。

五代北宋时期,大批“贡瓷”色泽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光润。民用瓷亦以青为主。到了北宋晚期,釉色则变成青灰了。

从鉴定角度看,初唐时期绝对不可能有湖绿色的色泽,因此湖绿色釉,首先应考虑,属于晚唐、五代或北宋早期年分段。

若青黄或米黄的色泽应考虑中唐年分段,它不可能是五代、北宋时期的作品。当然这是一般的共性,有时特殊的个别例子,也不能排除, 还得靠鉴定者综合研究。

越窑胎质,由于所用瓷土含铁量较高,所呈色为灰白色,因此凡是唐、五代、北宋越窑制品,胎体呈色,绝不可能像龙泉窑那麽白,也不可能像长沙窑、婺州窑那麽疏松。由于缸胎,所以在胎体上施化妆土的工艺。这些情况对我们鉴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遗址中出土的标本,釉色很接近越窑制品,刻花也近似,但是胎体呈白色,有人认为是越器,这种失误也要防止的。

越窑青瓷胎骨特征,越窑青瓷特点记忆口诀(17)

4、 款识铭文的研究

款识,指在瓷器上书写的文字。铭文主要有纪年款、支干款、姓氏款、作坊款等,不管那一类铭款,对我们鉴定年代,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还可推知精确的年代;有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的铭文瓷器,是我们鉴定中的标准器物。

目前越窑铭文器类,大多为晚唐时期。有双鱼模印王字碗、云鹤纹模印“寿”字和“大中二年”纪年碗,各式墓志罐,罂、罐、瓶等,此外还有执壶、盘、钵、碗、净水瓶、香熏、砚台、器盖等。

越窑青瓷胎骨特征,越窑青瓷特点记忆口诀(18)

唐代铭文大多书刻于胎体上,也有戳印釉下褐彩书等。铭文内容可分:

作坊名称类,有利记、上(尚)记等;姓氏类,有马、利、陈、大、俞、王、朱、上(尚)、李、刘、仙、方、泮、涂等;姓名类,

有俞程、李溪、泮子云等;贡(品)窑类,有贡、方者贡,官、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

标价类,有金十九,价值一千文等;制品记名类,有庆擂烧、十月十一日造平十六郎等;数字类,有四、七等;祝愿类,有寿、

渐(健)康等;纪年类,有元和拾肆年、长庆三年、太和八年、会昌七年、大中元年、大中二年、大中四年、咸通七年、咸通十年、

咸通十四年、光启三年、光化三年、天复元年等;墓志类,数量特多。

吴越时期越器上铭文:

铭文器以碗为多。大多以线刻为主,也有模印。铭文书刻部位,碗、盘、盏、碟类,以外底为多,少数刻于器壁。瓶、罐类肩部为多见,其中荷叶龟纹器物,则书于龟背之中心。

姓(名)氏类,有罗锡、章、王、红、徐、马、朱、上、大、姜、千、示、永、合、平等;作坊名称类,有项记、阮记、柴记等;

贡(瓷)窑类,有官、官样、窑务、供、内、表等;支干年号类,有辛酉、辛、乙、子、太平、丁丑、丁等;制品作者类等;地名类,

有下林乡使司北保等;制品作者类,有朱伯远作等;纪年(纪月)类,有龙德二年,太平丁丑、□月初六、七月十九日记等;墓志类,有龙德二年墓志罐等;庙宇有关类,有周药庙山大殿、弟子朱仁厚舍入庙等;数字类,有八等;方位类,有上、下、左、右等。

北宋时期铭文:

北宋铭文大多为书刻,仅一例器内墨书。部位多在隐蔽部分。

姓(名)氏类,有罗军、魏仁皓、项、陈、里、马、永、千、上等;作坊名称类,有里方记等;干支年号类,有太平戊寅、辛巳、太平戊戌等;贡(瓷)窑类,有供、内等;地名类,有越州上虞上山乡,会稽等;数字类,有六、一个等;窑名类,有上虞窑、长山窑等;纪年类,有雍熙一年、端拱元年、端拱二年、太平二年、嘉佑捌年,元丰二年、元符三年、绍圣五年等;题名类, 有造此砚子东海记等;吉祥语类,有天下太平、延福长寿等。

上述这些铭文和书刻的典型纪年器物,为我们鉴定、研究提供了绝对的标准器。“太平戊寅”铭器10多件,主要有凹底盘、碗、刻莲瓣瓶、双凤盖盒、鸡冠执壶、双蝶盘等。咸平四年四系罂,咸平元年镂孔卷叶熏炉,太平二年莲花碗,嘉佑八年砚台,元丰三年双系盖合,绍圣五年砚台,端拱元年盖合等。这些标准器的造型、纹样、支烧工艺以及釉色均为越窑中的典型器物,诸如此类的铭类,作为一个鉴定者,必须了解它的出现时代、特征,才能更科学地运用它们,为鉴定服务。

主编*zhang136251

邮箱:729602855@qq.com

栏目热文

古代越窑青瓷底足特征图片(越窑青瓷真实照片)

古代越窑青瓷底足特征图片(越窑青瓷真实照片)

古陶瓷的底足特征 古时瓷窑工匠们制作瓷器胚胎,在完成底部的“修足”工艺时,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及不同窑口的“修足”方式一般...

2022-11-08 14:05:35查看全文 >>

越窑青瓷鉴定要领细解(怎样辨别越窑青瓷等级)

越窑青瓷鉴定要领细解(怎样辨别越窑青瓷等级)

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相信喜欢越窑瓷器的藏友们肯定是听说过这个精品了,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秘色瓷!...

2022-11-08 14:04:46查看全文 >>

唐五代越窑青瓷的真品图片(唐代越窑秘色青瓷器真品图片)

唐五代越窑青瓷的真品图片(唐代越窑秘色青瓷器真品图片)

五代 越窑青瓷刻花龙纹钵(侧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五代 越窑青瓷刻花龙纹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西晋 越窑青瓷蛙形水盂 ...

2022-11-08 14:08:02查看全文 >>

越窑青瓷特征图片(越窑南宋青瓷底部真假图片及特征)

越窑青瓷特征图片(越窑南宋青瓷底部真假图片及特征)

三国两晋和南朝时期早期越窑的青瓷生产是直接在东汉青瓷正式烧成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属于这一时段的窑址在上虞以及湖州、...

2022-11-08 13:54:24查看全文 >>

各朝代越窑青瓷特征(越窑青瓷的特征)

各朝代越窑青瓷特征(越窑青瓷的特征)

夏商时期兴起的原始瓷,经过西周、春秋、战国的发展,到了东汉晚期终于演变为真正的瓷器,这些瓷器以瓷土制作胎体,表面施青釉,...

2022-11-08 13:40:32查看全文 >>

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

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

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处于裸露状态,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元瓷足底一般为平底,或浅窝底,旋削成型(但个别也有...

2022-11-08 13:54:12查看全文 >>

西晋越窑青瓷底足特征(各朝代越窑青瓷特征)

西晋越窑青瓷底足特征(各朝代越窑青瓷特征)

注: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没有关系,敬请谅解!谢谢!搞收藏的人都知道越窑青瓷是我国唐宋时期著名的一个窑口,生...

2022-11-08 13:47:44查看全文 >>

两晋时期越窑青瓷釉面特征(越窑南宋青瓷底部真假图片及特征)

两晋时期越窑青瓷釉面特征(越窑南宋青瓷底部真假图片及特征)

越窑是我国闻名遐迩的青瓷窑之一。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瓷母”,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原始...

2022-11-08 14:00:34查看全文 >>

唐代越窑青瓷的底足特点(唐代越窑秘色青瓷器真品图片)

唐代越窑青瓷的底足特点(唐代越窑秘色青瓷器真品图片)

鉴定瓷器的新老,看瓷器底足是重中之重因为瓷器胎土改变不了,而且每个年代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陶瓷底足唐代陶瓷...

2022-11-08 14:08:40查看全文 >>

越窑青瓷的胎釉特征(越窑青瓷鉴定要领细解)

越窑青瓷的胎釉特征(越窑青瓷鉴定要领细解)

任何的鉴定都必须以实物为主,单从文字描述是永远都无法去鉴定藏品的真伪。建议有机会的藏家可以多多向专家老师请教,也可以多去...

2022-11-08 14:10:1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