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剧照
但叙事手法是形式,而故事剧本是内容,用旧酒瓶装新酒,那也得酒好喝才行。如果你愿意尝一口,就会发现[提着心吊着胆]味道是真的不错。
当我发现李雨禾导演这部处女长篇
与他之前的短片作品[三公里]
有诸多相通之处时
就想起了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的话——
其实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了1部电影
之后所有作品都是对处女作的模仿及改良
换言之就是
处女作对导演风格的奠定和日后事业的影响
非同一般
▼
首次独立执导的长篇剧情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该导演风格的雏形,因为处女作铺陈着导演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特点,暗示着他日后创作的发展趋势。
最标新立异的成功案例,就是盖·里奇。
▲[两杆大烟枪]
凭借处女作[两杆大烟枪]中鲜明的个人风格,盖·里奇成功地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一年后,他又带着相同风格的[偷拐抢骗]刷新英国票房纪录,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影坛地位。
对于两部影片风格上的相似,他曾在访谈中直言是有意为之:
这是为了建立我的导演风格所做的设计,本来就是故意的。
▲[偷拐抢骗]
而国内也有很多导演,从处女作开始,就挑明了之后的电影道路。
例如贾樟柯的长篇处女作[小武],用三段式结构讲述了主人公小武被大踏步前进的社会排挤出局的故事。
这不仅打开了他关注中国现实、关注平凡中国人的创作大门,也让三段式也成为了贾樟柯后来的惯用手法,前年的[山河故人]就采用了该手法。
▲[小武]
还有因[绣春刀]受到关注的路阳,他的处女作[盲人电影院],讲述了小镇无业青年陈语误打误撞成为盲人电影院雇员后发生的故事。
[绣春刀]与这部处女作相同的是,都是从小人物入手,至于类型、元素和时代背景对他来说不过是包裹人物故事的一个壳,是讲故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