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矿物在强光下会变色。如彩色托帕石,如果将其置于光照下,最终会完全失去颜色。许多矿物会受到光线不同程度的影响。
2、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比重、硬度、韧性、脆性、解理、弹性、桡性)
光学性质(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折射率)
还有发光性、电学性、磁性、热学性、放射射、表面特性等。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相互关联的,地质作用下晶体结构会发生(类质同相、同质多象)现象,引起宝玉石化学成分的规律变化,会导致宝石的颜色、光泽、折射率、密度、熔点及导电性等发生变化。
四、鉴定
这里简单了解一下专业鉴定机构的检测方法,使大家可以有一个参照和科学分辨方法的依据。
在国家鉴定机构,会使用仪器对宝玉石的结晶特征、化学成分、光学性、力学性、包裹体、热学、电学性等进行检测,从而准确分辨其品种及品级。
常用的仪器及方法有:
折射仪:每一种宝玉石都有一定的折射率值,使用折射仪检测出折射数值,进行品类判断。
偏光镜:只在一定方向振动的光即是偏光。把宝石置于正交偏光下,观察其消光特点,判断出是单折射还是双折射。用偏光镜可以简便、有效地将非晶质或等轴晶系的宝石与其它晶系的宝石区别开来。
密度仪:(静水法、重液法、磁流体法)行同种类的宝玉石都有相对固定的密度范围,测量可以对其种类进行区分。
放大镜及显微镜:利用光学放大原理,观察宝玉石外部和内部特征,可以提供大量数据信息,帮助寻找鉴别天然与优化处理以及合成宝玉石的关键证据。比如表面表象、加工痕迹、包裹体、组成结构等
分光镜:对宝玉石不同致色元素特有吸收光谱性的检测,可以确定其致色成分,从而对进行鉴别。
二色镜:具双折射率的宝玉石有多色性,根据多色性颜色的强弱差异,对其进行鉴别。
滤色镜:宝玉石的颜色是对白光选择性吸收后残余色光混合所致。肉眼所见的颜色是一种混合光波,因此有些相似的颜色,其光波组成却不同。滤色镜主要由一些彩色滤光片组成,这些组合的滤光片仅允许部分波长的光波通过。根据滤光片允许通过光波波长的范围的不同,可以制作成多种类型的滤色镜,用于不同宝玉石种的鉴别。
紫外荧光发生器:用以鉴别宝玉石发光,即荧光效应.根据是否有荧光,荧光的色调及强度差异等,可以对某些典型的宝石进行有效鉴定。紫外线分长、短波,检查时分开使用。
热导仪:是根据宝玉石的导热性能设计,检测每秒钟通过一定厚度的物质的热量的数值数。因受环境影响较大,所以是一种用途较为专一的鉴定仪器。
还有一些大型仪器比如:电子探针、投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射线发光仪、X射线衍射仪、等。离我们太遥远,所以不用了解。
五、分辨
作为普通人没有条件为了一块石头,购买许多仪器进行检测,所以日常中尽量找一些国家级的正规鉴定机构进行检测。或者购置一些简单的检测工具。用一些简单合理的方法进行大致分辨。
A、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1、矿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复杂性,除了门类还分有属、族、种、亚种。并且对应的都有细分的学科。
而一些矿物特性与特征也是会出现相互重叠,即使于单一种类中的品类判断,也需要几种科学方法交叉定位,我们要通过简单的方法或单一方法进行精准定位很容易出现误判。
比如木变石、硅化木、木纹玉。外观相似,前两者是玉,后者是彩石范畴。
木变石是硅化石棉,在交代作用下矿体变成了由SiO2组成的石英隐晶质集合体,但却保留了石棉的纤维状结构,外观很似木质。硬度为7。密度为2.64~2.71。
硅化木是千百万年前的树木被迅速埋在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交代而形成的木化石。它保留了木质结构和纹理。其中木质结构清晰。硬度在6.5~7之间,密度2.6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