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钓友会说,为什么春季的浮头鲫,没有缺氧这个选项呢?事实上还真是如此,除了夏秋季,因为高温,会导致水底溶氧稀缺,冬季因为水面封冰,导致氧交换减少,在春季,只要化冰了,是不存在水底缺氧的现象的;
那么,既然水底不缺氧,基本上只要鲫鱼群浮头,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一定是上水层水温适宜,不管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产卵,都是如此,而只要出现这种情况,也必然会有两个结果出现;
一、鱼为了适应水温变化,而对进食缺乏兴趣,而水皮也确实没什么食物;
二、鱼在摆籽期是不进食的,所以也是没有鱼口的;
所以,不管我们是采用打行程,还是打截口,最多也就是将鱼群惊散,却罕有鱼给口,所以才有春季浮头鲫,看到打不着的说法,但是,台钓不行,并不代表没有办法钓这种鱼情。
在传统钓中,有一种无铅钓法,是专门钓这种鱼情的,具体做法很简单,用长竿配短线组,将6~7颗漂豆,去掉3颗,仅剩下3颗漂豆就够用,然后也不配铅皮;
漂豆间距10厘米左右(过去叫一扎,也就是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距离),通钩里最下面的漂豆也是这个距离;
在鱼钩上直接挂上蚯蚓或者红虫,当然,半粒米饭大小的面饵也可以,然后站在近岸观察,鱼群在哪里,就把长竿轻轻的放在哪里,这样动静很小;
鱼钩带活饵,没有铅坠压着,很容易就被漂豆带着漂浮在水皮以下10厘米左右的位置,加上蚯蚓在水中会挣扎、摆动,而鱼群游过的时候,会有几大的几率直接给口;
毕竟食物就在嘴边,张嘴既能进食,鲫鱼也不可能一口都不吃,当然,也不是说这样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以连竿爆护了,还有一些小讲究:
讲究一、蚯蚓不可以太大、太长,最好要切段,要不然鲫鱼不会给口,而使用红虫效果好一些,但是挂钩太麻烦了;
讲究二、无铅钓法一旦中钩,起一次鱼必然会炸一次窝,所以只能是走钓,固定钓点是不太合适的;
讲究三、虽然没有约定的竿长,但是,因为需要持竿而行,我们一般建议用6.3米的长竿 3米的线组,这样能打比较远一些;而再短,或者再长,就不太合适了;
因为杆子短了,钓距不够,而浮头鲫往往是浮在河道的中心水域,属于看到够不到;而再长一点的鱼竿,拿着累不说,起鱼、收竿,也比较麻烦,而6.3米这个长度,勉强两边都够得着;
按理说,但凡传统钓适用的钓法,台钓应该都可以,但是无铅钓钓浮头鲫,台钓还真不行,因为台钓讲究齐竿线组,而线组一场,水流略大,钓距有限的紧了,所以不太适合钓这种鱼情;
而浮头鲫这种鱼情,本来也不是让我们连竿爆护的目标,所以就算使用无铅钓法,也很难有大量的渔获,只能说,逗个乐子,和浮头鲫斗智斗勇拼眼力,乐呵一下就行,千万别太在意渔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