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上一句是什么呢(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汉阳是什么意思)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8 10:45:1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研究心得】

作者:钱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其所著《二十世纪法国先锋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文本”概念研究》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为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以如此短小的篇幅体现如此宏阔的境界,是初唐优秀诗歌的典范。自古以来推崇者甚多。

从文学史知人论世的角度,对这首诗的解读常常与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相联系。陈子昂一直宦海沉浮、没有实权,济世安民的理想难以实现,不由得感慨“前不见古人”,意为没有机会见到古代之圣贤明主;“后不见来者”,意为自己孤独一身,人生苦短,不能如天地般长存,故此悲从中来,叹息涕下。

这种解读有一定道理,也符合陈子昂写作的心理状态。但是伟大的诗歌时常会超越作者的心境,体现更加普遍的人类共有感受。分析这首诗不能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而应从诗歌本身出发,解读其动人心魄的力量。

中国诗歌经常使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即从景致中生发情感,如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陈子昂的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初看上去完全没有景物描写。首句就是心理活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细细读来,却能发现其实有景:所谓“前不见”“后不见”,在诗的表层意思中是描述时间轴上的“古人”与“来者”,前后与不见,本身是描写空间的词语,但在这里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指向。诗人在高台上极目远眺,苍茫大地不见一人,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从“我”面对广袤天地的渺小,映射出“当下”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显得如此短暂易逝。前面这两句,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时间上的情感表达隐喻了空间上的视觉留白,空间与时间的无边无际相互映射,浑然一体。因为只写了时间上的孤独,空间上的荒凉感是通过文本引发读者的想象,这种艺术和情感的感染力比杜甫《登高》的直接描写更加强烈。

“念天地之悠悠”,“悠悠”一词述说天地,似乎又意指空间,但眼前看到的天地又被赋予了时间性。天地无穷广大,时间无有始终,此广阔境界都在一念之中。诗人在时空无尽的宇宙之中,独立高台,倍感孤寂,泪洒衣襟。有限的个体在无限宏阔的宇宙面前,顿觉渺小无力。这一层意思读者是容易体会的,也是以往对这首诗的评论中常常提起的。然而,这首诗是否只是一味表达孤独呢?念天地之悠悠,无论这个天地如何广阔,时空如何无限,也都在一念之中。细细品味,当诗人说“不见”的时候,是不是就完全不见呢?这里的“不见”其实也就是“见”。写了眼中“不见”,那就是在心中“已见(现)”,只有心心深念,才会叹息“不见”。如果心里没有古人,就不会写“前不见古人”;如果心里没有来者,也不会写“后不见来者”。在古代汉语中,见通“现”,在前两句诗的感慨中,古人与来者其实是强烈显现。读诗至此,豁然开朗。

不见过去,不见将来,能见的是当下,而当下是什么?当下就是过去之显现,我们当下的世界是由过去的世界发展而来。诗人思今日之“我”,而“我”从何而来?从古人那里来。无论是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今天的我们身上继承着古人的血脉与精神。同样,我们将来往哪里去?肉体会消失,但血脉与精神将流传给不可见的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将来其实也活在今天。体会到这个“不见之见”,这两句诗的意义就发生了翻转:就像上游与下游同是一江水,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时空中无始无终的天地、生命与文明,共同构成了无限广阔的人的世界。人,包括每一个个体,不是孤独而荒谬的脆弱生命,而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怀念古人,思及后人,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生命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相互映射也相互激荡:我们越感受到天地人三者之无限,就越会叹息于个体的有限;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这种悲叹与安慰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构成了人类的共通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越重视历史的文明,越有对未来的责任感;越尊崇祖先,越关心后代。

“见与不见”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诗人登高远眺、四下无人,但他非常清楚,这个大地上生活着无数的人,他与无数人之间有着无数联系。人是群居的生命,恰恰是因为人的群体性,这种看不见人的孤独和苍凉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当诗人强烈表达抽象的孤独感时,其实也是在强调他与人群的整体性。“我”虽渺小,却在这悠悠天地间心念所有的古人与来者。“我”既渺小又宏大,既有限又无限。诗人心中这两个极点强烈撕扯,以至于“独怆然而涕下”。

看全诗的结构,上下两片每句字数不同,且前面两句是排比,因此很自然地分为两个表意单元。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三二结构,分为两节;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二一二,分为四节,节奏从急促转为迟缓,从两个“不见”的强烈冲击,到后面两句的减速,不仅是字面上的“悠悠”,也是节奏上的“悠悠”,是无可奈何,是长长叹息。

也可以有另一种划分。前面三句既是写“外”——古人、来者和天地,又是写内——“不见”是因为心中所思,天地悠悠,念在我心。前三句的内与外,大与小,都是抽象的思想,最后一句的涕泪才是具体可感的现实。前面三句都是言语,最后一句是无言的感受。

诗短意长。全诗只有22个字,层次却极为丰富,结构复杂交错,大则极大,小则极小,皆发于一心,存于一心,激荡于一心。这首诗从初唐至今感染了无数读者,也将打动未来的人们。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3日11版)

,

栏目热文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后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后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姜姜鹦鹉洲”一诗和以下哪个地名有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

2022-11-18 11:05:24查看全文 >>

晴川历历指什么意思(晴川历历汉阳树是指)

晴川历历指什么意思(晴川历历汉阳树是指)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2.25日的问题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姜姜鹦鹉洲”一诗和以下哪个地名有关?这道题考查了对于《黄鹤...

2022-11-18 10:39:13查看全文 >>

晴川历历的意思(晴川历历的意思是指)

晴川历历的意思(晴川历历的意思是指)

诗歌鉴赏:诗歌中“叠字”运用的好处你能说出来吗?请举例说明。 在古典诗歌当中,尤其是在民歌当中,运用叠字是很多的。 关关...

2022-11-18 11:06:25查看全文 >>

黄鹤楼这首诗的大意(黄鹤楼这首诗的大意怎么写)

黄鹤楼这首诗的大意(黄鹤楼这首诗的大意怎么写)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蜻蜓姐姐~今晚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是唐朝诗人崔颢(hào)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名字叫做《黄鹤...

2022-11-18 10:31:44查看全文 >>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什么(晴川历历汉阳树下一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什么(晴川历历汉阳树下一句)

怎样理解唐诗《黄鹤楼》作者:神来之笔WO笔下生花近日,我因关注黄鹤楼而对唐诗《黄鹤楼》有了新的认识,不知道自己理解是否正...

2022-11-18 10:45:51查看全文 >>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5首(黄鹤楼十大经典古诗)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5首(黄鹤楼十大经典古诗)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武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诗词文化而言,首推“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黄鹤楼,始...

2022-11-18 10:49:50查看全文 >>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怎么读(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怎么读(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七言律诗 黄 鹤 楼作者 | 崔颢 诵读 | 刘释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022-11-18 10:44:41查看全文 >>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

黄鹤楼古诗图片(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

如果没有这首《黄鹤楼》,在高手如云的唐代,应该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来自汴州的小诗人崔颢。而有了这56字的千古绝唱后,他却一...

2022-11-18 10:42:33查看全文 >>

广州lcp塑胶原料价格(lcp塑胶原料价格)

广州lcp塑胶原料价格(lcp塑胶原料价格)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随着今冬第4次寒潮的到来,国内塑料化工市场也进入了“寒冬”。近期,受到原油大幅波动...

2022-11-18 10:33:06查看全文 >>

lcp塑胶原料特性(广州lcp塑料生产厂家)

lcp塑胶原料特性(广州lcp塑料生产厂家)

上榜理由损耗值比传统基材小10倍,将在5G高频通信时代取代传统天线在高频率下, LCP基材的损耗值仅为2‰~4‰,比传统...

2022-11-18 10:36:4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