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古代考试是这样要求的,现在考试也是这样要求的,假设你是一个主考官,面对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试卷,要求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评出优劣,要判断哪个好哪个坏,那么你肯定喜欢看那些写字比较好的,写的比较清楚的那种。
写字比较好,可以省去你分辨字迹的时间,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你想,一个看起来写字很差的人,即便它的内容在好又有什么用呢?因为这样的人即便是当了大官,也没办法处理日常工作。
写字好坏的第二点作用就是,用来帮助主考官很快的了解到这个人到底在书写方面的能力是怎么样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和他的自律、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写字好的人,往往一般来说他们在学习上也不见得非常差,而且能够长久的坚持学习一个事物到成功,说明这个人的素质是有的。所以,这也是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都是当时天下公认的有学识的、有能力的人。他们这些人都是饱读经书的人士,或者说他们本身自己在书法上、艺术上、在文学上,就有很深的造诣。
那么对于一个人写字优劣以及写字技巧的高低,很容易一眼就看出来,看出这些有什么好处呢?一来可以看出他的才学,第二个,可以看出他对一件事的用心程度。
能够踏踏实实的完成一件事,而且把一件事做到好,做到水平高妙,这不仅在古代,在现代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也是好多用人单位、企业考察人才的一条标准。
因此,馆阁体可以说是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以及才学才铸就成的艺术结晶,远不是一句“这不算是书法”“这不是艺术”就可以抹*的掉的。
另外从馆阁体对于中国书法的贡献上来讲,馆阁体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个比较标准的、比较统一的书写字体。馆阁体书法很多都是以欧体和赵体以及其他书法家比方说董其昌的书法文本为基准的。然后这些书法家本身就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们的书法成就也是非常高的,那么以他们的书法为蓝本而来形成的馆阁体书法其艺术性也不见得有多么差。
而科举士子都学习馆阁体书法,这样一来他们就必然需要去临摹古代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或者说临摹馆阁体,无形中就帮助了很多人学习了书法而且普及了书法,因为书写馆阁体的能力,对于古代官僚以及他们日后文书方面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