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现代化基本特征)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19 04:48: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10月16日,**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贯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经济、政治民主、精神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存在着内在缺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持续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状态。与那种以市场化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呈现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完善,确立了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里的人民需要,不仅涵盖了物质需要,也彰显了精神需要;不仅涵盖了个人需要,也注重社会需要。

15、16世纪以来,新兴资产阶级把“天赋人权”作为发动革命和改良的法理原则。随着人类步入现代化历史进程,满足人的需要第一次被作为一个严肃而现实的话题呈现出来。为了回应这一时代之问,西方现代化道路选择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类需要被转换为具备货币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而剩余价值和利润为生产活动进行“赋能”,企业进而形成供给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这种“市场需求-企业供给”的运行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生产追逐利润的动机使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求资本积累,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日益陷入贫困化,其需要必然不能得到满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越是积极有效地劳动,就越是加剧自身的贫苦境况。这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市场化模式为核心的需要满足模式,其内在缺陷无法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得以解决。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沿用这种“市场需求-企业供给”模式,并采用一系列手段试图重新启动社会大众的购买能力。一方面,通过大规模运用金融工具,使得社会大众的“市场需求”提前释放,推动资本在时间维度上实现扩张。另一方面,推动资本在全球范围实现空间扩张,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利用资本在后发经济体的“稀缺性”和高额投资回报来稳定“市场需求-企业供给”模式的运行。但是,理论和实践无不证明,无论是时间扩张还是空间扩张,终究会由于资本利润率下降而使整个系统丧失动能,最终到达资本积累的极限。

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充分满足人民需要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还面临着人类需要不断演进升级所带来的挑战。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所提出的,人类的需求分布在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谱系中,这个谱系至少包括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多个层次不同性质的需要。很显然,越是面对高层次的人类需要,“市场需求-企业供给”的资本主义需要满足模式就越是束手无策。

从最基本的分类来看,人类需要至少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方面内容,这两类需要又都可以根据是否能分解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标准,自然地分为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在这一两两组合的四种需要中,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市场需求-企业供给”模式能够作出响应的主要是个人物质需要,而对其他几类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十分有限的。

一方面,无论归属个人还是大众,精神需要很难由市场需求表达和测度。换言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由一个简单的收入水平和货币值来衡量。并且,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生产在相当程度上被纳入到了工业化的流水线中。这种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统治方式,正无孔不入地控制着社会文化结构和个体思维方式,进而引发了社会整体性的精神垮塌和信仰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当采用纯粹市场化模式来满足公共需要时,又将面临微观个体“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诸多问题,微观个体“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极易导致“公地悲剧”,个人行为的不理性往往造成集体决策的“囚徒困境”。特别是对于公共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修复、国家总体安全、社会长治久安、民族文化自信等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市场化为核心运行机制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更是疲于应对。当前,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气候异常、战争冲突持续、社会动荡不安、文化共识瓦解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折射出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满足模式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百年来,党*民历经千辛万苦,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摆在第一位,其鲜明特征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光明前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特殊性和人民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应当从“一般性”“特殊性”和“人民性”三个层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其一般性在于“现代化”,其特殊性在于“社会主义”,其人民性在于“全面建设”。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主要响应“市场需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还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体需要,还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需要。而这些需要汇集到一起,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个体的物质需要。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在匹配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过程中的高效率特征,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创新,生产更高质量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民需要,又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防止资本逐利行为侵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第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夯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根基。

第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更为健全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治理体制和生态文明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公共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需要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和文化层面,而是涵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个领域的概念。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二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三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总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以更高的发展水平响应人民需要,让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发展前景鲜活地呈现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无不充满着矛盾,这些主客体关系的确证和主客体矛盾的最终解决,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无意识”的试错机制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进程是人类掌握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是一个从自在到自为并最终走向自觉的社会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自发完成的,而必须由这个群体中最具有先进性的分子和集团来完成。于中国而言,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在过去的一百余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首先觉醒者”的身份,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来引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伟大航程,在这个航程中,每一处航标即是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民需要。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坚守满足人民需要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闪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中。

(来源:人民论坛网)

栏目热文

什么是现代化你如何理解现代化(怎么理解中国现代化)

什么是现代化你如何理解现代化(怎么理解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对于我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时时处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中,并且经常在各种场合接触这个词...

2022-11-19 04:50:38查看全文 >>

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谈谈如何理解现代化)

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谈谈如何理解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是我们党团结...

2022-11-19 05:04:42查看全文 >>

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作者:张跃国(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

2022-11-19 04:30:36查看全文 >>

什么是飞线充电图片(usb飞线充电正确方法图解)

什么是飞线充电图片(usb飞线充电正确方法图解)

为进一步治理电动车飞线充电,有效防止由此发生的火灾事故,连日来,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入268个住宅小区开展“飞线”充电专...

2022-11-19 04:33:29查看全文 >>

飞线充电现状(飞线充电顽疾怎么解决)

飞线充电现状(飞线充电顽疾怎么解决)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张玮 摄影报道)为有效遏制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日前,北塘街道欣康苑社区开展“飞线充...

2022-11-19 05:06:08查看全文 >>

现代化国家三个标准(现代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现代化国家三个标准(现代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中国网11月9日讯(记者 张艳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

2022-11-19 04:35:37查看全文 >>

如何理解现代化的三个阶段(中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的理解)

如何理解现代化的三个阶段(中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的理解)

读懂中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阐释㉕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经济学院教授 常明明党的二十...

2022-11-19 04:40:02查看全文 >>

人的现代化的12个特征(人的现代化是中心地位吗)

人的现代化的12个特征(人的现代化是中心地位吗)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介绍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中国...

2022-11-19 04:48:16查看全文 >>

我国现代化特征(我国的现代化有何特征)

我国现代化特征(我国的现代化有何特征)

来源:新华日报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重大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

2022-11-19 04:43:02查看全文 >>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两张照片,见证一个村庄的蝶变,映照一个时代的前行——一张,昔日挂在陡峭悬崖上的藤梯摇摇欲坠;另一张...

2022-11-19 04:48:5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