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现代化进程中的贫富差距及其应对”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沪滇论坛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来自墨西哥、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国学者与沪滇两地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徐建刚在致辞中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也是长期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难题。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做斗争、不断摆脱贫困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最终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中国用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几亿人的全面脱贫,这样的成绩既是中国式的,也是世界性的,中国作为减贫治理的样板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减贫反贫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构建一整套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与时俱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等进行系统性谋划、前瞻性统筹、整体性安排,也将在新形势下为人类的减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郭强教授指出,进入新征程我们有个重要的工作,甚至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他认为应该是二次分配,而不是三次分配。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就是市场分配,一定会带来较大的贫富差距,所有国家都是如此。这就需要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作调节。那么,全世界所有国家三次分配占社会财富分配总额的比例是多少呢?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达到1%。因此,主要靠二次分配来调节。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大锅饭、平均主义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我们还是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要鼓励辛勤劳动、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同时,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要有充分估计。
墨西哥国家行政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博士伊万·拉兹卡诺回顾并梳理了全球不平等及消除不平等战略的演变。他指出,不平等问题在全球都有发生,它既是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个多维的问题。全球化带来更多的不平等吗?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如此。虽然从总体上看全球化产生了更大的发展和增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赢,甚至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于消除不平等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强鹏程指出,**强调“要探索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其中突出强调“要组织好消费扶贫”。什么是消费扶贫?消费扶贫的底层逻辑或者基本逻辑就是把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一些特色产品引入到东部发达地区,这样既能增加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收入,又丰富了东部地区的消费品种。上海在对进口帮扶中着力推进消费扶贫,取得了不少好经验,未来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努力:一是提升商品化程度,变劳动技能为劳动价值;二是通过市场的运作,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三是通过新型合作社,变小农生产为规模优势;四是确立集体产权,变外部输血为自身造血。
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小林教授指出,由于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地区冲突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经济衰退等各方面的影响,世界的减贫形势出现了逆转,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这可能导致1亿多人口陷入极端贫困。事实上,中国除了国内实现全面小康,在国际上也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为全球减贫作出了贡献。其团队调研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极端贫困发生率一直在下降,加入“一带一路”比不加入“一带一路”贫困发生率可以多下降2个百分点。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要继续通过“五通”机制提升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尤其是道路、桥梁、电站、港口,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这些与减贫高度相关的基础设施来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要素的自由流动,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要提升人力资本的能力,开展医疗、教育、健康方面的培训合作和社会公共服务合作,突破以援助为主的单一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通过建立一体性的经济增长、包容性的社会发展和多维度的减贫合作机制,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
云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溥德书教授认为,我国促进共同富裕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来促进共同富裕。在这个进程当中,要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同时,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王珍
,